《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念头,与我们的目标纠缠在一起,变成一个皮鞭,把我们变成奴隶,抽打得我们后背发痛,。

我们被鞭打着为了未来而苦苦挣扎,总有一天会感到困惑和迷失,觉得已经没有任何目的,无处可去,无话可说,无事可做,一切努力都没有意义,像漂浮在池塘上的浮萍一样,没有归宿。

如果我们问一个拥有成功事业和快乐生活的人:“追求成功,达到成功境界的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他们往往会带着自豪的微笑着告诉我们:“那种感觉好极了!我无法想象以其它方式生活。”

而如果一个人整天忧心忡忡或咬牙切齿,告诉我们:这种滋味苦极了,不仅是身体疲惫,而且精神压力巨大,心情没有一刻放松,心里很苦,却无处诉说。

这就是区别,这种区别不是因为其它的差异,而是一种观念上的区别,前者视追求为乐事,后者视追求为苦役。在后者的向上,成功和快乐是一对矛盾他们没有真正的快乐,只有责任和负担。

人生并非一场竞赛,也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它其实只是我们生来就具有的权利,它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有一个秀才赴京赶考,他来到一个庙里借宿。临走的时候,他拜见一位大师,希望大师能替他念上一段经,祝他在科场上独占鳌头。

那知大师只在一旁静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

秀才心急如焚,问大师为什么不肯帮忙祝他科考成功。大师只说了三个字“然后呢?”

“赶考成功就可以做官啦!”

“然后呢?”

“做了官就可以发财啦!”

“然后呢?”

“发了财就可建屋购地一生无忧啦!”

“然后呢?”

秀才有点不耐烦了,对大师说:“你永远什么然后呢然后呢,升官发财有屋有地不就够了吗?”

但大师不慌不忙说了最后一句话:“你死了以后呢”。

今天与未来之间,没有任何义务可言,从今天到未来,只是我们个人的成长历程,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并非一场难以忍受的苦役。

未来只是寄托在今天的一种愿望,绝不能为了愿望牺牲今天。

著名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愿望就是寻求表达的可能性。”我们的品质都通过真实的愿望被表现出来。一旦我们描绘出了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种人的品质,我们就能够把关注焦点转移到今天应该重视的领域,以便实现我们明天的愿望。

为了成长,我们需要像一棵树一样,既要不断结出果实,拥有成就累累的事业,又要伸展枝叶和根须,以便感知到更多,得到更多快乐。

==================================

==================================

==================================

==================================

第十二章 让生命更平凡(2)

王卫宾

不要和自己叫劲

生活有千百种形式,每人只能经历一种。

要把自己所经历的这一种尽可能地过好,必须正确地认识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所有、自己的需求以及自己的能力。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快乐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快乐耀眼夺目。但是每个人的快乐都不需要无法从别处得到,也无法与任何人交换。别人的快乐也许对自己只是一又不合脚的鞋子,也许是自己的坟墓,将把自己的一生都埋葬。即使最大可能接近那种幻象,也不可能享受到其中的快乐。

很多人忘记了自己拥有的健康、地位、钱财和安逸,钻进一线不通的牛角尖,妄想找到新的快乐,结果该快乐的理由渐淡,手里只剩下烦恼。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

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

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拚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他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中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可以让我们不至于泥足于好高骛远的泥潭中。人可以认识自己,操纵自己,人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有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有缺点和毛病。只舍弃了完美的梦幻,明白这种两重性并不困难。

相反,如果不承认条件,不强调结果,一味相信所谓的崇高理想和宏伟目标的激励作用,只能误导自己。

从前,有一个青蛙王子,虽然生活无忧,但是他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飞起来,它对另一只青蛙说:“我们就要成名了,我将学会飞!”

“等一等,你不会飞呀!你是一只青蛙,而不是一只麻雀!”

青蛙王子非常失望:“你这种消极态度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要报一个培训班。”

于是青蛙王子就上了三天培训班,学习了战略制定、时间管理以及高效沟通等课程。

第一天飞行训练,青蛙王子异常兴奋,它说,他们住的公寓一共有15层,从第一层开始,从窗户向外跳,每天加一层,最终达到15层。在每一次跳完之后,通过总结经验找出最有效的飞行技术,然后把这些技术运用到下一次训练中。等到到达最高一层的时候,就学会飞了。

青蛙王子毫不犹豫地打开第一层楼的窗户,跳了出去。

第二天,准备第二次飞行训练的时候。青蛙王子拿出一本袖珍的《哈佛绩效优化大全》,接下来,只听见“啪”的一声,青蛙王子又跳了出去。

不能说青蛙王子没有尽其所能:第五天它给自己的腿加上了副翼,试图变成鸟;第六天,它在自己脖子上戴了一个红色的斗蓬,试图把自己变成“超人”,但这一切都是徒劳。

到了第七天,青蛙王子被摔成了一片绿色的树叶。

有人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发挥的很好,就以为自己在其它的领域也会一样的优秀。其实不然,优秀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好教练,一些表现优异的工程师、销售人员等升任主管后却表现不佳。

这是因为每个岗位都需要特殊的素质和技能,每个人的特长永远都不会是全能的,否则就无所谓的特长了。

高尔夫球赛赢过同伴,并不表示打得好。跑得比对手快,也不表示具有长跑天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上优秀的人数不胜数,仅仅一次两次赢了别人,却未必表明我们在这个领域占有优势。

竞争意识必须要有,否则无法生存,但是我们不能不分领域、不分对象地去竞争。病态般的嫉妒摧毁了他们协调自身的有利因素,而是盲目地同那些本不应与之竞争的对象去竞争,这样的竞争只能让我们失去已有的优势,最后陷入竞争-失败-再竞争的恶性循环。

作家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人不能无视自身能力和条件,去追求过高的理想与目标,这样很容易造成人生的目标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人产生失败感、自卑感、失落感,步入自寻烦恼、和自己叫劲的怪圈。古人说“知足者常乐”,就是这种意思。

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给自己选择一个可以让自己快乐飞翔的目标。

人生就是保持本色

从前有一个人,到海外去采取沉香木,过了好几年,才弄到一车沉香运回家。于是,这个人就把沉香拿到市场上去卖。可是因为这种名贵的木头价格高,好多天没有卖掉,他心里很急,非常苦恼。

冬天快来了,这个人注意到市场上有很多人挑着炭在卖,只要挑来一担,马上就有人来买走。于是他心里想!“如果把沉香娆成了炭,不是很快的就可以卖出去了吗?”

于是,他马上回家把沉香烧成了木炭,果然一到市场上就卖脱了。可是一车的沉香木,只卖了半车木炭的价钱。

每个人都是这样一车名贵无比的沉香木,可是因为羡慕别人这样那样,马上不加思索地改变自己的本色,这和把沉香烧成木炭一样愚蠢。

在这个世界上,从一个模子里面铸出来的人太多了,不要迫不及待的再去去加入那个行列。

某些人身上的缺点,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可能恰恰是优点。没有什么比放弃自己更令人痛惜的了,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改变自己,迎合他人。我们应该放弃的,恰恰是世人趋之若骛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可贵的本色,得到真正的圆满。

要珍视自己,不要失掉真实的自己,不要为外部世界而活着。

保持本色并不等于要使自己与别人格格不人,或者是标新立异,甚至明明知道自己错了或具有某种不良习惯而固执不改。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使别人信任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改变一下自己行为和言谈的习惯等,以适应社交的需要。

保持本色,是保持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健康的个性,这种自觉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要马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模仿或迎合别人口味的“演员”,甚至故意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掩盖起来,完全舍弃自我的内在气质,把自己变成社交场上的面具。

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使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且一旦别人识破,会适得其反。

没有人愿意收假钞票,也没有人愿意与伪君子结为朋友。

曾经有一位资深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对笔者说:“求职者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保持本色。他们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完全坦诚,却给你一些他以为你想要的回答。”

如果我们强迫自己走路要昂首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