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暖暖-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隔年纪晓岚父亲要带着他离乡赴京任职,纪晓岚万分不舍,临行前匆匆跑去四叔家与文鸾道别,并给了她一枚扇坠作为纪念。   

  几年后纪晓岚回到老家,文鸾已亭亭玉立、标致动人。两人在海棠树下许下誓言、互订终身,约好纪晓岚取得功名后回乡迎娶。   

  纪晓岚初次应试却名落孙山,一直等到二十四岁那年才终于高中解元。   

  纪晓岚并未忘记当初的誓约,立即托人到文鸾家提亲。   

  但文鸾父亲趁机狮子开口需索巨额财礼,亲事因此耽搁。   

  文鸾并不知道父亲从中作梗,以为纪晓岚早已将誓言忘得一干二净。从此忧思成疾,身子日渐消瘦,终至香消玉殒。   

  “纪晓岚悲痛欲绝,便在这里亲手种下海棠。”李老师说,“二十年后,纪晓岚有天在树下假寐时,梦见一女子翩然走来,站立不语。醒来后,知道是文鸾,便向人询问文鸾葬在何处,但人家回答说文鸾之墓久埋于荒榛蔓草间,早已不能辨识。纪晓岚感慨万千,写下《秋海棠》一诗。这段梦境描述于他所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你们可以读一读。”   

  “《秋海棠》这首诗,老师知道吗?”暖暖问。   

  李老师微微一笑,指着一旁的石碑,说:“在这《海棠碑记》里。”   

  大伙围过去看碑文,碑文上说这株纪晓岚种植的海棠已经两百多岁了,至今仍是春来花开满树,秋来果实弯枝。   

  碑文也写下纪晓岚当时的心情:   

  万端恸怜中,植此海棠树,睹物思旧人,一生相与随。   

  最后附上《秋海棠》的诗句:   

  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红一怅然。   

  大伙不胜唏嘘,这时也才明了那尊拿了把扇子的婢女塑像是文鸾。   

  李老师让我们在海棠树下走走,试着感受深情的纪晓岚。   

  “纪晓岚的轶闻趣事总脱不了风流多情,今天就当成是帮纪晓岚平反。”李老师说完后,径自走开。   

  我和暖暖在院子四周漫步,脚步很轻。   

  看见晋阳饭庄推出的“阅微草堂名人宴”广告,里面有道菜叫海棠情思。   

  我很怀疑知道海棠典故的人,吃得下海棠情思吗?   

  “暖暖。”我说,“你父亲为人如何?”   

  “提我父亲做啥?”暖暖问。   

  “只是想知道而已。”   

  “他这人挺好的呀。”   

  “那就好。”我说。   

  张老师要所有同学围在海棠树下合张影,然后我们便离开纪晓岚故居。   

  李老师买了几小袋纪晓岚老家的特产金丝小枣,每人分一些,在车上吃。   

  经过门前的紫藤萝时,李老师说有几位伟大的文人作家如老舍等,曾在紫藤萝棚架下,赏古藤、品佳肴。   

  我赶紧拿颗枣塞进嘴里,再抬头看看如云的紫藤花。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 

  “做啥?”暖暖问。   

  “以后人们提到曾在这里赏古藤品佳肴的名人时,也要算我一个。”我说。   

  暖暖没理我,直接走上车。   

  我们在车上边吃枣边听李老师讲些纪晓岚的趣事,没多久便到了雍和宫。   

  雍和宫是康熙所建,赐于四子雍亲王当府邸,原称雍亲王府。雍正称帝后改王府为行宫,便称雍和宫;乾隆皇帝也诞生于此。   

  乾隆时又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   

  同学们各买一大把香,以便入庙随喜参拜。   

  一入宫内,远处香烟袅绕,耳畔钟声悠扬,给人幽静、深远之感。   

  “雍和宫是很有佛性的地方,礼佛时心里想着你的愿望,如果你够虔诚,愿望就容易实现。”李老师说。   

  如果是十年前,我的愿望是金榜题名;如果是一年前,愿望是顺利毕业;如果是十天前,我的愿望是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但是现在,我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可以常常看到暖暖的笑脸。   

  于是每当走进任一庙殿,见到各尊大小佛像,无论泥塑、铜铸或是木雕,我总是拿着香低着头想着我现在的愿望。   

  眼角瞥见暖暖手上的香晃啊晃的,不安分地摆动着。   

  “香拿好。”我伸手帮她把香拨正,“会伤到人的。”   

  暖暖有些不好意思,吐了吐舌头。   

  进了雍和宫大殿,李老师说这里即相当于大雄宝殿。   

  “一般的大雄宝殿供奉横三世佛,中间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是空间的三世佛,表示到处皆有佛。但这里供奉的是竖三世佛。”李老师说,“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为未来佛弥勒佛。这是时间流程的三世佛,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无时不有佛。”   

  空间也好、时间也罢,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想看到暖暖的笑脸。   

  刚想完第二十七遍现在的愿望,突然感到一阵刺痛,急忙收手。原来是暖暖被唐卡吸引住目光,手中的香头刺中我左臂。   

  “呀?”暖暖说,“对不起。没事吧?”   

  “没事。”我说,“如果刚好刺中额头,我就成观音了。”   

  “别瞎说。”暖暖说。   

  虽然嘴里说没事,但拿香低头时,左手臂总会传来微微的刺痛感。   

  走进万福阁,迎面就是一尊巍然矗立的巨佛——迈达拉佛。   

  “迈达拉是蒙古语,藏语是占巴,梵语是弥勒,汉语就是当来下生佛。”李老师说,“也就是竖三世佛中的未来佛。”   

  迈达拉巨佛由整株白檀木雕刻而成,地上十八米、地下八米,总高二十六米,是世界最大的木雕佛。   

  佛像头戴五佛冠,身披黄缎大袍,腰系镶嵌珠宝的玉带,手拿黄绸哈达;全身贴金,身上遍是缨络、松石、琥珀等珠宝玉石。   

  双目微垂,平视前方,神情虽肃穆却仍显慈祥,令人不自觉发出赞叹。   

  同学们问起为何这尊佛像要如此巨大?   

  “佛经上说,在未来世界中,弥勒佛降生人间时,人类要比现在人高大,那么未来佛势必比现在人更高大,所以才雕刻如此巨大的未来佛。”李老师回答后,顿了顿,又接着说,“世界如此纷乱,总不免令人殷切期盼未来佛——弥勒佛能早日降生娑婆世界,普度众生。这或许也是未来佛像如此巨大的原因。”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HQDOOR。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李老师说,“这尊佛像如何摆进万福阁里?”   

  大伙下意识转头看一下庙门,随即傻眼。   

  佛像如此巨大,即使横着抬进来,也根本进不到里面。   

  “凉凉。”暖暖问,“佛像咋可能进得来?”   

  “这不是可不可能的问题。”我说,“而是需不需要的问题。”   

  “蔡同学。”李老师指了指我,说,“请说说你的看法。”   

  “一般人是没办法把佛像运进来,但或许有绝顶聪明的人可以想出办法。但如果真是绝顶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没想出先立佛像再建阁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呢?”我说。   

  “大家明白了吗?”李老师笑了笑,“每个人心中都有阁在先、佛像在后的预设立场,即使有最聪明的办法,其实却是最笨的事。心中有了线,思考便不够圆融周到。”   

  大伙恍然大悟,想起刚刚想破头的情形,不禁哑然失笑。   

  “有时环境不好,你会想改善环境让自己满意,但结果常常是令人气馁。你何不试试把自己当成万福阁、把环境当成是巨佛,让自己转动去配合不动的环境呢?”李老师说完后笑了笑,呼了一口长气,说,“这是我们在北京的最后一个行程了,我的任务也算完成。雍和宫里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细看,给你们一个半钟,之后我们在宫门口集合。”   

  大伙各自散开,我和暖暖往回走,除主殿外也走进各配殿。   

  暖暖对唐卡很有兴趣,一路走来,总是在唐卡前停留较久。   

  到了集合时间,准备要上车前,我跑去买了些藏香。   

  “你要礼佛吗?”暖暖问。   

  “不。我要礼我。”我说,“考试前点上一些,便会满身香,像佛一样。也许考试时,不会的题目说不定会突然顿悟。”   

  “又瞎说。”暖暖的语气带点责备,“这样你的愿望咋实现?”   

  我心头一惊,几乎忘了要上车。   

  回到学校后,觉得有些累。   

  不是因为身体的疲惫,而是因为觉得旅程要结束了,有种空虚的无力感。   

  同学们好像也是如此,因此教室里颇安静,完全不像前几天的喧闹。   

  “钱都用光了。”李老师开玩笑说,“晚上咱们自个儿包水饺吃。”   

  大伙一起擀面皮、和馅、包饺子、煮汤,笑声才渐渐苏醒。   

  吃饭时怎么可以没有余兴节目呢?   

  大伙说好,原则上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但也不限,谁想上台便上台。   

  最先上台的一组不知道从哪弄来一块布,隔在讲台中间。   

  北京学生站左边,台湾学生站右边。两边学生隔着布看着另一边的影子,侧耳倾听另一边的声音。   

  一边有动静,另一边立刻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一开始我看不懂他们在演啥?渐渐的,我开始懂了。   

  我不禁想起刚到北京时,两边的学生从陌生到逐渐熟悉,常可听到:   

  “听说你们那边……”北京学生开了口,但不免支支吾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