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侬,我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侬,我农-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澄玉?杨翡玉的姐姐?师傅收过的唯一女弟子!

两人立即抱拳还礼,礼毕,大方打量德清。

片刻后裴子宣首先开口道:“论拜师顺序,子宣该称澄玉为师姐;论年纪,子宣又似比师姐虚长了几岁,怎么称呼,还真是让人为难啊!”

德清笑:“当师姐比较威风,你们便称我师姐罢。”

李文修却道:“现今凤阳所有师兄弟之中,文修年最长,师姐且卖我一个面子,称我师兄罢?”

德清看他络腮胡子一大堆,觉得被他唤为师姐实在是喜感,便道:“依你,你可以唤我为师妹。”

四人进屋坐定,德清说了来意:“翡玉离家两年,父母思念得紧,便遣了我前来探望。如今看来,翡玉得师兄弟们照顾,过得很好,我与家人都放心了。”

谈话中德清得知,裴子宣年十八,祖籍青州,世代官宦,父亲如今是杭州知府;李文修年二十,祖籍赣州,如今定居殷京,父亲是平原侯。

说笑了两刻,德方换好了骑射装束出来,招呼两位师兄:“走吧,否则可要驰到了。”

临走前李文修招呼德清:“师妹,你不去观战、为翡玉助威?”

德清摇头:“我今日刚到,还有行李要收拾,你们去吧,祝旗开得胜。”

一个时辰后,德方满头大汗回来:“二姐,我们这一队胜了!”

德清一边给他擦汗,一边道:“我已经让人给你烧好了热水,赶紧洗澡去,一会我给你量体裁衣。二姐这几年手艺有所长进,如今娘亲不在,我便勉为其难了。”

德方欢天喜地去了,德清却觉得心酸:德方年少离家,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到了庆阳之后,交往之人非富即贵,压力可想而知,平日故作老成,不过是没有人可以依赖、撒娇罢了。自己与黎嘉铭已经缘尽,终身大事暂时不考虑了,往后就专心照顾两位弟弟,他们若能成才,就是自己这一世最好的依靠。

接下来的几日,晴日时姐弟俩出游庆阳的山山水水,下雨时便缩在院子里,一个读书,一个裁剪、缝纫。亲情滋润着少小离家的德方,他显露出从所未有的欢欣,每天都是笑意盈盈;就是德清,也逐渐从故作平静中恢复过来,真心的笑容越来越多。

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归期被提上日程。临行前一天,德清请了德方到自己所住的小院子里说话,却发现德方欲言又止,便主动开口道:“大弟有什么话要跟姐姐说的么?”

德方的脸霎时红了,却坚定道:“二姐,裴子宣跟我说,他老家有一个——有一个族妹,今年十三了——姐姐,你路过青州府临会县的时候,能不能去拜访一下李老夫人?”

德清一愣,却立即笑了:“杨家的长子嫡孙的确长大了,要娶媳妇了啊。行,路过临会的时候,我一定去帮你相看。对了,你得事先给我一个章程,什么样的不娶?”

德方低着头:“李家女眷都识字,应该都是知书达礼的,其余不论,厚徳仁孝最要紧,当然,也不能貌有缺陷。”

德清点头:“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弟媳妇是一个丑八怪,一定会给你看好了。对了,我也要告诉你一件事,我与你黎家四哥已经退亲了,以后你与他相处,请记得分寸。”

德方一下子跳了起来,满脸惊讶:“怎么会?你们怎么会退亲?难道黎四哥跟别人一般,富贵弃糟糠?”

德清按他坐下来:“说的什么话?我与黎四哥三年未见,来庆阳看你之前去了一趟殷京,发现如今与他再说不到一块,深想之后便退了亲。我与他之间并无怨愤,也许以后你不想再与他深交,但千万不可针对于他。”

德方看德清说得轻松,虽然不信,却点头道:“二姐不必担心,我以后不与他亲近就是了。只是,姐姐,你——”

德方想到自己刚才还托姐姐帮忙相看小媳妇,便万分内疚:这不是往姐姐伤口上撒盐么?

德清道:“我的事我自有计较,如今我们家渐渐好了,徳正也出息,若你再考上功名,姐姐就什么依靠都有了。你是家里的嫡长孙,你媳妇的好坏关乎我们家几代人的福祉,因此给你娶亲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如今你什么都不用想,好好读书才是正理。”

徳正应了,心里却道:“二姐哪里都好,黎四哥为什么要退亲?哪日得空了一定要到殷京找他问个明白!”

五日之后,德清几人到达青州北部的临会县,因裴家是临会大户,他们只问了一个人就找到了裴家的府邸。

裴家老太太慈眉善目,早得了孙子的消息,前几日便请了同族的侄媳妇闵氏带了女儿慧娘来老宅子里住着等德清。闵氏的婆婆与裴老太太是妯娌,只不过裴老太太为嫡、自己婆婆为庶,闵氏的丈夫裴新元是嫡次子,是个老秀才,如今赋闲在家伺花弄草、吟风弄月,精心教导一儿一女。

这日,裴老太太得了门房通报之后,立即让孙儿媳王氏迎了出去,同时遣了人去请闵氏母女。德清进得客厅的时候,发现里面竟团团围了一圈的大小媳妇、大小姑娘,差点被吓了一跳。

她不知道的是,裴子宣给家里修书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杨德方与他姐姐长得很像,他姐姐长什么样,他就长什么样。裴家人如今都来相姑爷呢。

德清落落大方给众人见了礼,呈了礼物给几位长辈,然后又让李嬤嬤掏出各式荷包分给前来看热闹的平辈姑娘、媳妇们——还好她做了充分准备,否则脸可要丢大了。

慧娘是长女,知书达礼、形容周正、进退有度,德清很满意,给了她一对青州城里淘来的金镶玉手镯。

闵氏仔细看了德清容貌及处事,对德方也很满意,回送了一方砚台和两块好墨。

走出裴家大门、上了马车之后,德清长出了一口气,对两位嬤嬤道:“杨家的长媳有了着落,真是大好事!等晚上住了店,我便把裴小姐的样貌画下来,一份给德方寄去,一份带回家给娘亲看看。”

单嬤嬤看她真心欢喜,便道:“裴小姐娴静贤淑,是一门好亲。”

李嬤嬤也道:“这样最好不过了!”

裴家之内,裴老太太独留了大儿媳郭氏伺候喝茶,待众人走后,对郭氏道:“论人才相貌,杨二小姐万里难挑其一,难怪子宣喜欢,但是杨家如今尚是白身,即便她弟弟考取功名,如何配得上裴家的嫡系嫡子?但是子宣向来执拗,恐不易改变主意,你要好好规劝他才是。”

婆婆既然发了话,郭氏立即答应了,心里却有些不舍:杨二姑娘这般出众,比大家闺秀并不差什么,子宣不过是幺子、如今也只是秀才,娶杨二姑娘也不是绝对不可以。

德清不知道自己被相看了一回,一路晃晃悠悠往象州赶,她的心情起起伏伏:时而豪情万丈,计划着把育种规模扩张到全天合朝;时而心灰意冷,打算投水穿回现代。在这样的极度矛盾之中,一行人终于在十二月十八这一日回到了乐阳。

一进门,德清就得知了一个噩耗:年华玩水的时候栽进沟渠里,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全身冰凉、毫无气息。

德清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年华逝水,逝水年华。

第63章 063 进错门难成一家

顾氏很痛心,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德清回来的当晚,跟德清谈起年华的时候还忍不住红了眼眶:

“……多好看的小丫头啊,眼睛大大的、亮亮的,脸蛋上的肉也正好,红红白白的,一看就想捏一把……多伶俐的小丫头啊,刚满周岁就会走路,上个月去看她的时候,‘外婆、外婆’的叫得可亲热了。多聪明的小丫头啊,会端小凳子给我座,手没那么大力气、提不起凳子,知道从后面推着凳子往前走……

年华是被江氏害死的,平日把好的全划拉给孙子也就罢了,那日明明是她在家看两个孩子,却只顾着给孙子烤红薯,任凭年华到外边玩水!明知道年华喜欢玩水,还敞开着院门任她进出……

年华是被庆福害死的,早说了让他到我们家帮忙,就是不离乡一年也能赚几十两银子!他偏要去北面贩东西回来卖,结果怎么样?一来二去的,连本钱都赔光了不说,还欠了十几两银子的外债!明知道自己的亲妈是什么样的货色,还丢了妻女独自外出,妻子白天黑夜不得休息、吃的又差,看看德秀如今都瘦成了什么样子?年华,也走了……

年华是被德秀害死的,德秀是个蠢货!我说过多少次了‘农活永远做不完,晚一日、早一日根本不打紧,孩子却不能有闪失’!她倒好,生怕干少了活惹婆婆不高兴,把自己累得像一条牛!真是个蠢货!你以为你婆婆会因为你多干活就能喜欢上你丈夫,你以为你把好东西给了你婆婆她就能善待你的女儿?你婆婆就那德性,观世音都感化不了她!你以为你是谁?你就是个蠢货!就是个蠢货!当初把我的话当作毒药,看看你现下的日子,恐怕这只是个开头呢!若还是这个脾性,以后有得你哭……”

德清认为娘亲说得有理,也不做声,默默听她唠叨了半个多时辰。顾氏口干舌燥之后,这才住了嘴问德清:“德方怎么样?嘉铭怎么样?”

德清道:“德方很好,长高了不少,人也很精神。对了,他的同窗给他保了媒,女方是青州郡临会县裴氏旁支的一个嫡女,我回来路过临会的时候去看了人,很不错,娘你看看,就是这个样子——如果娘也喜欢,我们就给人家一个准信。”

德清摊开了几张素描,纸上一位豆蔻少女,正面、侧面像都有,画中人有的微笑、有的严肃,虽是黑白二色绘就,却也活灵活现。

顾氏一看就喜欢上了,却有些担心人家看不上:“是个大方、贞静女孩儿,我们家如今虽然吃穿不愁,但你弟弟人才虽不错,却还是个白身,你确定裴家愿意?”

德清道:“娘不用担心。慧娘虽然是嫡长女,但是她祖父是庶出,分家时只得了一座小宅子、两个铺子和几十亩水田,自己也没考上功名,以前也只是帮着嫡支打理田庄。慧娘的父亲倒是中了秀才,却不愿科举,只在家里教儿养女。慧娘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