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志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志远-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的,其实是他,他想和杨志远更进一步,对其多加了解。不然,以他的禀性,哪会主动提什么吃饭,一汽车回到县城吃什么不行。他一看杨志远有要走的意思,忙说:“小杨总,可别想走,一块。”

杨志远知道向晚成开了口,走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于是笑,说:“好啊,向县长一说,我还真是肚子饿了。”

杨志远这话说得好象和向晚成是一位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自然,得体。在北京,到经济管理学院来讲座的嘉宾,不乏省、部级的高官,杨志远是院学生会主席,少不了要和他们有所接触。学院里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大气,一般的人物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还真没把其放在眼里,尤其像苏锋、李长江他们,本身就是出生于官宦之家,家族之中多有权贵之人,更是没把一般官员当回事。杨志远虽然是从杨家坳走出去的,但是经过这四年的熏陶,早就今非昔比,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有着经济学院学生应有的大气。

向晚成心头一凛,一看杨志远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县之长就说出什么能跟向县长一起就餐是我的荣幸之类的客套话,而是不卑不亢,心里更是把杨志远看高了一分,更加坚定自己刚才的想法没错,这个杨志远值得自己投资。

几个人到得饭店,老板乖巧,刚把菜热了一遍。向晚成没望其他人一眼,直接就问杨志远,“白的、红的、还是啤的?”

杨志远笑,“随县长安排,我无所谓。”

向晚成说:“那就干脆来白的怎么样?”

杨志远说:“好啊,听县长的。”

向晚成的秘书有些不解地看了自己的老板一眼。除了接待上级,在县里,县长喝酒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什么白的、红的、还是啤的,一概都是他喝饮料,别人喝酒。他是县长,别人想跟他喝酒,就得按他的规矩。私底下,县长不无自得地和自己谈过喝酒这方面的问题,官场和酒场是成反比的,官做的越小酒量越大,只有官当到一定的地步了,酒量不酒量的就不重要了,哪怕是你喝水人家喝酒,人家也是屁颠屁颠的高兴。而今天倒好,县长主动提出喝酒,大有豁开了喝,喝个一醉方休的架势。县长这是为何,就为了目前这个年纪比自己还轻的杨志远,有这个必要吗?

像向晚成、周子翼他们这类土生土长起来的干部,喝酒本来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一旦尽起兴来,就会甩开了膀子喝,斤把白酒问题不是很大。胡学理原是中学教师,后来做了老县委书记的乘龙快婿,这才下到乡里做了书记,纯属半路出家,一听喝酒就头痛。可今天这种情况,又不得不喝,难得县长如此兴致,不喝那就是自寻没趣。

周洛乡这地方没什么好酒,新营县没什么工业企业,新营酒厂是新营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之一,一直要死不活地拖着。生产的几种白酒就在新营和周边县市的农村市场销售,走的是低端路线,因此市场不大。

向晚成扫了饭店里的酒柜一眼,发话,说:“干脆就喝我们新营酒厂的‘新营大曲’,也算是为地方经济作贡献。”

杨志远对喝什么酒无所谓,只要不是假酒就成。胡学理一听,更是头疼。这‘新营大曲’乡下都叫它‘烧刀子’,意思是这酒一下肚,就像烧红的刀子在胃里滚,比一般的酒更有酒劲,不是久经酒场的人,一般不敢下口。

乡下喝酒,用的是饭碗,一斤差不多两碗。小饭店不像城里,没有空调,一碗酒下肚,热量就上来。人们都说工作是喝出来,这话一点都不假,酒碗一碰,双方的感情就进了一层。杨志远和向晚成喝第二碗,向晚成就没把杨志远当外人了,他一抹额头上的汗,忍不住把他关注的问题提了出来,他问:“小杨总,你对你的公司的成功有几成把握?”

杨志远说:“不出意外,应该有七成。”

向晚成说:“不错。那你估计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效益?”

杨志远伸出指头,说:“以前我计划五年,现在应该可以提前,三年问题不大。”

向晚成说:“三年后我请你喝酒。”

杨志远和向晚成碰了一下杯,说:“我们就此说定。”

这场酒喝得颇为尽兴,胡学理早就趴在一旁起不来,杨志远和向晚成都有了七分醉意。向晚成说:“七分刚刚好,要不我们就到这,改天你到县城我们再接着喝。”

杨志远说:“行,过些天我再到县城打扰向县长。”

向晚成,说:“好。”一指旁边的秘书,“我不在,就找他,小余,余就。”

余就三十来岁,中等个儿,他谦和地朝杨志远一笑。

杨志远说:“好。”

向晚成起身,大家走到店外,司机早把桑塔纳停在了门边。秘书紧走了两步,打开车门。向晚成跟杨志远握了握手,看都没看一旁的周子翼一眼,一屁股坐进车里,桑塔纳绝尘而去。

向晚成没甩周子翼,周子翼觉得理所当然,谁让周洛乡穷,在县里的排名总是靠后,开会都只敢坐在角落。人一穷志就短,在县长面前自然就没什么底气,只有点头哈腰的份,怨不得别人。也明白今天如果不是有杨志远在,向县长怎么可能会在周洛吃饭,只怕是想都别想。有心结交杨志远,周子翼于是讨好地说:“杨总,要不到办公室喝杯茶?”

杨志远一看表,都快五点了,自己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于是说:“周乡长,你我来日方长,改天吧,说实话我现在就想找个地方睡一觉。”

周子翼很热忱,说:“要不,去我办公室休息?”

杨志远说:“不了,几天没回家,老娘只怕都望眼欲穿了。”

今天的酒阵,杨雨菲都只是在一旁看,杨志远并没有让她参战。向晚成当时看杨雨菲的眼神怪怪的,杨雨菲长相甜美,对杨志远照顾细致,百依百顺。向晚成以为是杨志远的小蜜,又似乎不像,杨志远也不作解释,由向晚成自己去想。杨志远没让杨雨菲喝酒,杨雨菲自然不会抢着去喝。这会一看周子翼拉着小叔的手不放,忙说:“是啊,张奶奶今早就在家里念叨了。”

周子翼也和向晚成一样,会错了意,他看了杨雨菲一眼,呵呵一笑,没再阻拦。

本来见周子翼这般热忱,杨志远有心让他解决一下回杨家坳的交通问题,让周子翼心里平衡,不觉得受了冷落。但他一抬眼看到杨广唯骑着个借来的摩托车靠在路边朝这边张望,知道是杨石把他留下来照应自己的。一想,算了,周洛乡有个啥,只怕破吉普都没一台,有,也还是摩托车。于是一摆手,说:“周乡长,麻烦你和胡书记说一声,我先行告辞了。”

周子翼嗤之以鼻,一看就知道两人不怎么对付,说:“没关系,他啊,一时半刻醒不了。”

杨志远一笑,不再言语,带上杨雨菲挤上了杨广唯的摩托车后。

第7章公司成立(1)

这几天杨家坳下了一场雨,杨志远田间地头,看了一圈,野菊已经开始生根了,山地间的野菊长势喜人,照这般发展下去,今年的野菊肯定会有个好收成。李丹邀杨志远去她家吃饭,杨志远也没拒绝,下了山就直接去了李丹家。那天因为突发事件,杨志远一下车就被杨雨菲拖走了,杨志远一直没来得及和白宏伟好好谈谈,今天正好趁此机会和白宏伟谈谈对其工作上的安排。

中午李丹炒了几个小菜,杨志远和白宏伟边说边聊。按杨志远的想法,杨家湖的水产养殖这一块将是以后发展的重心,先鱼后闸蟹,这些投资成本不高,见效快的养殖业先上,然后才是那些投资成本高的水资源深度开发。杨志远的意思是让白宏伟把这一块先担起来。

白宏伟有些犹豫,说:“这担子有些重,我又没干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担得起来。”

杨志远说:“怕什么,边干边学就是了,谁一出生会干这个。没事的,你不是养鱼有一手吗?先把这一块管好就成,其他的再慢慢来。”

白宏伟说:“这倒也是。那我就先干干,不行的话,你得找人接手。”

杨志远直摇头,说:“找谁接手,杨石叔还是欣旺叔?你总不能让老一辈人还来为我们这些晚辈来操劳吧。跟你说实话吧,咱杨家坳现在缺的就是管理人才。广唯和呼庆他们年轻,有冲劲,但是还欠历练,得多加磨练才行。雨菲办事我最放心,可她是女孩子,很多事情不方便,再说她现在还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暑假抓她的壮丁,让她帮帮忙还行,暑假一结束她就得给我上学去。所以你没得选择,你必须承担起你应尽的责任,得尽快的进入角色。我允许你在开始阶段犯一些并不致命的错误,但我绝不允许你二次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如果那样就不是什么接手不接手的问题,你今天从广东来,明儿你还回广东去,到时咱杨家坳就没你什么事,用不着你为之操心了。”

杨志远这话说得比较重,白宏伟怔怔地看着他,杨志远说:“你别这么看我,我说的是真心话,咱杨家坳得以生存下来,凭的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场上是如此,商场上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我不找你我找谁,你不努力谁努力。”

李丹在一旁给白宏伟打气,说:“宏伟,怕什么,咱干。”

杨志远笑,说:“你别告诉我你还没嫂子大气。”

杨志远顺便透了个底,说:“一旦把杨家坳带上正轨,我就会离开,我不会在杨家坳呆一辈子,我还有我的事要去完成。”

白宏伟一惊,说:“你有打算了?”

杨志远说:“我现在还没想好,也许出国,也许回北京发展,到时再看。”

杨志远拿出几本管理方面的书,说:“你有空就看看,对你应该有帮助。”

饭后,杨志远坐上白宏伟自制的快艇,说是快艇,其实就是一个竹排,放几条椅子,安了个小型柴油发动机。杨志远仔细看了看,心想别看其简单,但是也有些野趣,如果今后发展旅游业,这种风格的快艇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加以改进,肯定是种受欢迎的水上交通工具。白宏伟开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