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路军说:“走,看看去。”
后面的话,孟路军没说,杨志远已知其意,那就是去看看是谁这么大的架子,故意不把他杨志远和孟路军放在眼里。
果如杨志远所料,朱氏能源这次参入会谈的代表还真是重量级。被数人环绕,站在河边望着湍急的河水沉思的人正是朱氏能源的总裁朱少石。杨志远的感觉没错,大奔还真是朱少石自己带来的,朱总裁昨晚几乎和杨志远同时到达社港县城,今天一早赶到了枫树湾。
朱少石事务繁忙,其上次来社港还是一年前枫树湾水电站开工剪彩之日,本来按计划,他再到社港,就该是水电站建成,发电机组并网发电之时,他朱少石喜气洋洋,剪着红绸带,启动按钮,拉闸送电,自从财源滚滚。朱少石哪曾想到在枫树湾建水电站会生出诸多事端,前有枫树湾的乡亲集体上访,闹出了一个‘社港群体事件’,现在又闹出了人命,工程一再受阻。
枫树湾的乡亲们现在动不动就在路上放铁钉丢耙齿,搞得办事处、施工方都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只能频频打电话向香港求援。朱少石焦头烂额,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其他事务,赶到社港,视察情况,商讨对策。朱少石感觉自己是在喝一杯苦酒,尽管知道味苦,但还不得不继续喝下去,毕竟前前后后有数亿元的资金投在了枫树湾水电站这个项目上,总不能因为味道苦,就不喝了。
按说朱少石一到社港,都会在第一时间知会县委县政府方面,县里的主要领导设宴作陪,宾主把酒言欢,增进友谊,加深感情,彼此愉快。朱少石之所以不声不响地到了社港,自个吃喝,独自品酒,一反惯例,可见其对社港方面的做法是何其的失望。朱少石下定决心,这次他说什么都要上省城找书记、省长告一回社港的御状。尽管与地方政府撕破脸面是下下策,对彼此都没什么好处,但事已至此,不得不为。这也是朱少石站在河边,尽管有下属看到村道上尘土飞扬,两台越野车到了村口,跑来告诉他社港的领导到了,朱少石却是置若罔闻,背着手站在河边不理不睬,对县领导视而不见的原因所在。
杨志远一眼就认出了朱少石,杨志远笑,说:“朱总裁,河里有什么,如此兴致。”
朱少石并不知道杨志远到了社港,他见一群人簇拥着杨志远朝自己这边走来,知道此人应该是社港的领导,他心头有气,假装着没看见。现在见此人像个老朋友似的和自己打招呼,不免有些奇怪,他转过身来,这一望,他立马就有了反应。
“杨处长,你怎么在这?”
俩人握手,热情有力,一看就知道不是做作。
杨志远笑,说:“朱总裁兴致勃勃,都看到什么了?”
朱少石摇头,有感而发,说:“杨处长,你看这河水看似平静,哪知水面之下暗流汹涌,让水面行舟之人猝不及防啊。”
杨志远笑,同样话里有话,说:“就因为遇上险滩、暗礁,我们就怕了,就放弃了,就不行舟了。朱总裁是不是也太悲观了一点。有问题不怕,我们齐心解决就是。”
朱少石听杨志远这么一说,同样有了感觉,他笑,说:“杨处长,我现在还叫你杨处长是不是已经不适合了,该叫什么?”
霍亚军适时进言,说:“杨志远同志现在是我们社港县的新任县委书记。”
“是吗?”朱少石一听,大喜过望,“杨书记到社港主政,真是可喜可贺。”
杨志远笑,说:“朱总裁,说说,何喜之有?”
朱少石心情舒畅了下来,说:“有你杨书记到社港主政,看来我这次也用不着上省城去了。”
“上省城干嘛,告御状?”杨志远笑了笑,说,“有这必要吗,有事说事,该帮就帮,不必客气。”
朱少石呵呵一笑,说:“杨书记,你做主了?”
杨志远说:“这事我做主了,有什么问题找我。”
朱少石与杨志远相视一笑。气氛顿时轻松,此举让朱少石的一干部属,以及孟路军他们都是莫名其妙,不明白杨志远和朱少石说的是何暗语。
杨志远和朱少石此番对话,有出处,不为外人道,属天知地知朱知杨知这种。去年杨志远陪同周至诚书记参加完朱氏能源的酒会回酒店休息,朱少石磨磨蹭蹭故意走到了最后,等杨志远把周至诚安顿好,回到自己的房间,朱少石敲门,闪了进来。杨志远一看朱少石此等鬼祟模样,就明白了几分,笑,说朱总,怎么?有事?
朱少石从兜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说:“杨处长,一点小意思。”
杨志远这些年没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自然知道朱少石这信封里的小意思是什么,他瞟了一眼信封鼓鼓囊囊的形状,心里已知几分,他笑:“朱总裁,这小意思是多少,一万?美金?”
朱少石佩服的五体投地,说杨处长真是厉害,说的真准,分毫不差。一点小意思,还望杨处长笑纳。
杨志远当即婉言拒绝,说朱总裁今天这么让我倍感亲切。杨志远为何亲切,自然不是因为看到了这一叠绿纸,是因为朱总裁此举表明了一种态度,朱总裁对于这次投资很是看重,不是草签完了在电视上露一把脸就没了下文,肯定还有后续。这样很好,对于真心到本省来投资的客人我们诚心欢迎,有什么问题,你只管来找我。有事说事,该帮就帮,不必客气。至于这个小意思,看了一眼,懂了你的心意,也就是了,还请收回。没有必要。
朱少石磨磨叽叽,不知道杨志远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
杨志远语气严厉,说:“朱总裁,再不收起,只怕会坏了和气。”
朱少石这才把信封放回兜里。
朱少石心有不甘,说杨处长以身作则,很是让人钦佩,但我们到内地投资,求得是个心安,杨处长不喜欢绿纸,其他人就不喜欢了?杨志远呵呵一笑,说朱总裁的担心纯属多余,实无必要。
朱少石说:“杨处长,你做主了?”
杨志远说:“这事我做主了,有什么问题找我。”
此番对话,就是上次的翻版。这也是朱少石看到杨志远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的原因,他对杨志远的人品很是了解,这人一正,不存私心,许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朱少石是香港人,港人廉政,朱少石从心里乐意和杨志远这样的人打交道。任何事情都可以摊到桌面上说,解决起来也就简单的多。
第3章多方会谈(1)
多方会谈同样在河边进行,杨志远见河边草儿青青,流水潺潺,头上蓝天白云,周边碧绿一片,一派夏的灿烂,突然有了想法,会谈就在河边进行,此处视野开阔,河边有大枫树可以遮阴,山野之间,悠悠风清,倒也不觉炎热。置于天地之间,大家心清气爽,肯定要比宗祠祠堂那种压抑的环境要好。
对于杨志远的这个建议,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黄青海和村干部很快就把枫树湾的乡亲们请到了河边。枫树湾的乡亲这次来的都是长者,在宗族说得上话。
杨志远终于知道孟路军所说的那个妇人是谁了,尽管乡下的穷苦让她黑瘦黑瘦的,杨志远一眼还是让出了她的模样,徐菊。一个中学时代让杨志远刻骨铭心的女生。
杨志远认出徐菊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是空的,脑中一片空白。他怎么都不会想到会在这个叫枫树湾的山村遇上她,难怪她当年一休学就渺无音讯,原来她远嫁到了与新营相隔数百公里的社港。
杨志远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说:“是你啊,老同学,十多年了,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怎么样,还好吧?”
徐菊不咸不淡,说:“乡下人的日子,还能怎么样,就这样咯,还不都是为了生活而活着。新营是这样,社港也是如此。”
乡亲们的苦,杨志远感同身受,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沉默了一下,他说:“徐菊,你放心,日子会好起来。”
徐菊反问:“会吗?”
杨志远肯定地回答:“会的,一定会好起来。”
徐菊说:“既然如此,我有一事想请问杨书记,既然知道乡亲们的生活疾苦,为什么政府还要克扣乡亲们的征地款,这可是乡亲们今后的棺材本啊,政府就这样肆无忌惮,下得了手。”
杨志远自然不能说这是上届班子的问题,与己无关,杨志远说:“徐菊,人都会做错事情,政府也会犯错,政府部门克扣乡亲们的征地款,这件事做的是不地道,有失厚道,这事我会代表政府给乡亲们赔礼道歉,错了就是错了,再怎么狡辩还是错了,事实胜于雄辩。”
徐菊追问:“政府做错了吗?”
杨志远点头,说:“错了。我希望乡亲们能给政府一个更改错误的机会和时间。”
徐菊说:“会改吗?”
杨志远斩钉截铁,说:“肯定会的。这点无需置疑。”
徐菊看着杨志远,问:“你还是以前的那个杨志远吗?你还值得我徐菊为之信赖吗?”
杨志远反问:“那你认为呢,我杨志远现在还值得你徐菊相信吗?”
徐菊摇头,说:“我不知道。但我从心里希望你杨志远值得我相信,如果连你都不值得我相信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相信的了。”
杨志远动情地说:“徐菊,我杨志远可以忘记许多的事情,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读高中时干饭伴凉水的日子。我现在在家里还有用凉水伴饭的习惯,我不否认现在已经找不到当年那种悲凉、无助、彷徨、无望的感觉了,但至少这会让我时时记着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时刻提醒自己做人不能忘本。”
徐菊点点头,说:“你回杨家坳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事情我听同学们说到了,我在想一个不忘本的人应该还值得让我相信吧。”
杨志远说:“徐菊,相信我好了,给我些时间,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杨志远和徐菊的这番对话,是在会谈前进行的,徐菊先到,乡亲们还没有到齐。杨志远和徐菊站在树荫下,朱少石和孟路军就站在一旁,杨志远和徐菊的对话两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就在这说话之间,乡亲们已经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