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结束,班长陈峰,副班长杜宇龙,学习委员赵霞,文艺委员师海宴,女生部生活委员李萍和其他一些班委成员在指导员的安排下,正式召开了第一次班委会。
随着第一次班委会的召开和军训汇演的落幕,象牙塔生活,开始了。
海宴因为初中时就开始在县里住校,过惯了集体生活的她,独立、有主见,井井有条的安排着自己的各项生活和学习内容。宿舍里以晓君为首的几个室友可就没那么有条理了。不是丢了水壶,就是没了香皂,早上起不来,吃不上早饭……,都是常有的事。
海宴做完自己的事,还要常常帮着她们叠叠被子,稍个早饭,占个座位什么的,但海宴对于这些并不反感。
星期五的下午,下课后,海宴和晓君一起走出教室。
“师师,这周末来我家吧,我妈做糖醋鱼。”晓君邀请。
“不了,我周末要去肯德基面试,还不知道后面会怎么安排呢。”
海宴和陈峰都来自农村,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开学后不久,便商量着要去学校不远处的肯德基打工。
星期六的早上,海宴和陈峰一起去面试,这个开在大学城里的肯德基店,打工的都是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店长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便通知他们去体检,然后办理好手续,到店里培训。
又一个周末,海宴和陈峰换上了肯德基服务员的服装,开始了正式的工作。
大一的课程排得不满,很多专业课还没有开,因此海宴和陈峰的空闲时间就比较多,在肯德基店里排了很多班,这样一来可以增加一些收入,二来,也算是初步了解一下餐饮业。
大一上学期,就这样,一半在学校,一半在肯德基店里过去了。
期末考试前期,他们停了店里的工作,专心复习备考,对于陈峰这样的人来说,拿奖学金比打工挣钱更容易。
吃过晚饭,海宴和陈峰从食堂走出来,一起去图书馆上自习。他们平时一起吃饭,一起自习,形影不离,但却也总是相敬如宾。
晓君实在不解:“师师,你们到底是不是情侣?我看怎么更像是兄妹呢。”
“我们的感情已经升华到了亲情的境界,你们这些小毛孩是理解不了滴。”海宴刚回到宿舍正在收拾东西。
“7,装老成!!”晓君不理她,把头缩回床里,继续背她的《邓小平理论》。
海宴从没有质疑过他们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她也在想,自己跟陈峰为什么不像其他情侣那样爱得轰轰烈烈,但每当脑中冒出这个想法时,理智的海宴就会告诉自己:平淡的感情才能走得更长久,有些事情不需要过于明显的表现出来,内心的笃定足够了。她相信,他们已经在各自的心里认定了对方将是那个会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人。
期末考试后就是寒假,同学们陆陆续续的准备回家,海宴和陈峰也开始收拾东西,他们订了三天后的火车票。
一大早,陈峰便在海宴的宿舍楼下等她,两分钟后海宴出来,他们要去商场买些东西,带给家里的亲人和朋友。
商场里,陈峰两手提着大大小小的袋子:“要给家里人带的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你想要什么礼物?我送给你。”
海宴想到,好像这么多年他们确实从没有送过礼物给对方,今天陈峰突然说要送礼物给她,她在高兴之余隐约觉得他们过去似乎真的少了几分情侣间应有的小情调。
起初海宴不以为然,但后来看到晓君和男朋友三天一个小情趣,五天一个大惊喜的,海宴在为晓君感到幸福的同时,也多少有那么一点羡慕,但她马上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她和陈峰,也许都是沉默型的吧。
“你想要什么?”陈峰见她没有说话,又问了一遍。
“啊?不用了吧?”海宴一下子也想不要需要什么。
第二天一早,海宴正在收拾准备带回家的书,其实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主要是带给家人和朋友的礼物,毕竟,第一次放假回家,而且又逢新年,不能两手空空。
宿舍的电话响起,海宴走过去接,是陈峰:“中午11点,我在楼下等你,去吃饭。”
“哦,好。”海宴放下电话,看了一下表,已经10点半了。
下楼时,陈峰已经站在她的楼门口了,对于他们的约定,陈峰一向守时,或是说总是会提前。他说男人等女人的画面是一种“期待”,而女人等男人的画面看上去却有些悲凉。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他在“期待”,而海宴从未“悲凉”过。
“你要去哪?食堂在那边。”海宴发现陈峰带他走的不是去食堂的方向。
“今天去肯德基”,陈峰没有回头,拉着海宴向前走。
“为什么?”海宴跟在后面。
“到了再说。”
20分钟后,海宴坐在餐厅里,看着陈峰端着满满的餐盘走过来。
“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什么想要来这吃?”海宴好奇。
“没什么,只是很想带你来这。”陈峰坐下,没有急着吃,而是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盒,递给海宴。
“给我的?什么?”海宴接过小盒,很精致。
打开,是一个蓝色水滴型的水晶吊坠,配了一条18K的白金项链,那是他们昨天逛街时在一家珠宝店看到了,海宴当时只是多看了几眼。
“喜欢吗?”陈峰看着她惊喜的表情,带着八分笃定的问。
“嗯,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海宴想到,昨天在路过珠宝店时,橱窗里放着好几款项链,陈峰怎么会知道自己喜欢的是这款呢?
“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陈峰简单的回答,却透着十足的自信——是陈峰的性格。
“可是太贵了。”海宴知道那应该是陈峰近三个月的生活费。
“用大学里第一笔奖学金买个礼物送你,我觉得很有意义。”陈峰依然简单的回答,眼里藏着微笑。
C大的奖学金是一个学期评一次的,海宴班里有四个人拿到了奖学金,陈峰拿了一等,班副杜宇龙和学习委员赵霞拿了二等,海宴因为严重偏科,只拿了个单项。
“啊?你把奖学金都花了?”海宴有点心疼了。
“加上这顿,就不剩了。”说着陈峰拿过海宴手中的项链。“来,我给你带上。”
海宴摸着胸前的吊坠,一种说不出的温暖,这温暖并不是因为她今天收到了人生的第一份礼物,并不是因为她今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件首饰,并不是因为陈峰为她花了所有奖学金……因为什么,海宴没有细想,其实也不用细想,此刻的温暖,足够让她与眼前这个人携手走过无数寒冬了。
“快吃吧。”陈峰拿起一个鸡块,递给正在发呆的海宴。
“哦。”海宴接过鸡块,有些心不在焉。
回到家里,家人自然看到了海宴的水晶项链,海宴只说是陈峰送的,没有说价钱,她每天晚上把项链小心的收进盒子里,第二天早上再带上,不是因为它有多贵重,而是因为那是她的美好爱情,她会小心,呵护。
过了新年,很快就开学了,海宴自然跟陈峰一起返校。
“咦!师师,你的项链好漂亮!”晓君一眼就看到了海宴的水晶吊坠,陈峰送的吧?”
“嗯”,海宴应了一声,语气里却带着几分幸福的骄傲。
“他很有眼光嘛!”晓君仔细看着海宴的项链,“应该花了他所有奖学金。”晓君在这方面倒是真的很有眼力。
第3章 (3)歌手大赛
(3)歌手大赛
C大每年春天都会举行两项盛大的活动:春季运动会和校园歌手大赛。
作为全国排名前十的高等学府,C大的运动会每年都会在当地的地方台和教育台现场直播。
校园歌手大赛更是倍受瞩目,有很多音乐公司会来赞助和参加,甚至会与获奖选手签约。前几届的一些曾经参赛获奖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发过几张专辑了。这不仅让同学们对比赛充满期待,也让学校领导对这项活动多了几分关注,毕竟,多少会产生一些社会影响。
歌手大赛前夕,学生会组织各班文艺委员开会,先在班内和院系里初选,然后再由院系向学校选送,整个流程的正规程度,不亚于国内一流的歌唱比赛。
海宴所在的院系规定,每个班级至少要选两名同学参加初赛,算是“政治任务”吧,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向来多才多艺,因此指导员要求海宴安排至少四名同学参赛。
海宴在统计时遇到了难题,班里的同学的确多才多艺,但这届的学生大多数才艺都是舞蹈,也有几个会乐器的,但能登台唱歌的屈指可数,而且因为比赛会录播,还会有专业人士来做评委,让这个比赛绝对不只是“重在参与”这么单纯。因此,班里没有人主动报名参加。
这让海宴有些犯难,再三的动员和统计下,只有吴凯楠和海宴的室友杨子琪愿意参加,而且子琪还是看在海宴的面上才愿意去的,加上海宴也只有三个人。
陈峰这于这类事情则是爱莫能助,这个文武全才唯独没有艺术细胞,他的歌声,海宴在小时候是见识过的,长大以后,就再没有唱过了。
“要不算我一个吧”,在一次总结班会结束后,杜宇龙找到了海宴。
“啊?你?”海宴有些不敢相信。。
“不信我?”杜宇龙看出了海宴的怀疑。
“啊?不是。” 其实海宴不是质疑杜宇龙的会不会唱歌,而是不相信以他的性格,会愿意参加这类比赛。在海宴眼里,他是一个不爱抛头露面,与世无争的人,甚至有时会低调得让人忽略他的存在。
“那就算我一个吧,《难以抗拒你容颜》——张信哲的”说罢,转身离开。
“《难以抗拒你容颜》——张信哲的。”海宴呆呆的站在原地,无意识的重复了一遍。
张信哲是海宴最喜欢的歌手,海宴喜欢他干净、细腻的嗓音。而眼前这个大提琴般低沉的声音跟她说要唱张信哲的歌,让海宴越发怀疑,这个奇怪的人到底是何居心。不过,再怎么样也算是帮自己完成任务了,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初赛开始了,在大礼堂举行,评委是各院系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没有观众,所以台下除了一些工作人员以外,就是参赛的选手了。
海宴、杨子琪两个人坐在台下,她们并不像其他选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