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观众们心湖掀起波澜,而之后那样的口号、在看着那群涨红了脸从胸腔中发出怒吼的人,看着他们绷起了青筋,看着他们几乎是狂热的状态。这本不应该让人感到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群人聚集起来叫叫口号而已。但是那神秘而宏大的力量就这样穿越了时空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
这……是什么?
以书桌一句打开了人们的心门,然后用无比真实真挚的情感,用最简单直白的画面贯穿以时代的伟力,谁能够不为之倾倒?
因为这是一群其实并没有多少能力的人在用尽自己的所能,保卫这古老的民族,保卫他们所爱的国家,保卫这千疮百孔无力抵抗一切欺凌却依旧被她的子女所爱的土地。在整个的国家局势之下,这样的游行示威不过就像是蜉蝣撼树一样,分明无法起到任何作用。
谁管呢?攘外必先安内嘛,东北防务就让东北去做嘛,要不然申请国际调停嘛,那么激动做什么嘛?
青年人有着热血,他们是最容易失去理智,最容易被煽动的。总有人喜欢发动他们,把他们的一腔热血当成可以随意牺牲的代价。但是,除了他们,谁能像这样爱这个国家,这片土地爱得这么直白,这么急切,这么不顾一切?
他们偏执,固执,总是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行,他们愚笨,冲动,但却从来无比真挚。
无论是哪一个时代,这群人总是喜欢说着什么官员腐败、政府不公、未来无光。他们总是不满,总是批评,但是当危难到来的时候,他们却总是会忘记自己曾经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切嫌弃,为了她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因为,祖国就是你可以一天骂她八遍却不允许旁人说半句坏话的地方。
将钱递给车夫,周旋徐徐下车,向着那游行队伍走了过去。她的步伐越来越快,最后变成了奔跑,毫不顾自己一贯的形象,就那样大步地奔跑,直到她融入这群人中去。
镜头一转,从天空中向下拍摄。游行的队伍贯穿了街道,一开始还不算有太多人,穿着学生衣服的人为多。然而,很快地,从大街小巷,不断有人出现,向着这个队伍而去,最终融入游行队伍。
是谁说的呢?这个时代就像是一个铁屋,没有一丝缝隙,没有一点光明。起先有一个人醒了,发现事实之后觉得很痛苦,于是他开始大声喊叫,要把人们惊醒起来,一起来打破这铁屋。有人说谁知道最后铁屋是否能被打破呢?若是无法打破,倒不如让大家就在沉睡中毫无痛苦地死去。但是身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怎能就这样放弃一切希望?总要有人喊叫起来,总要有人融汇进入这个铁屋,这世上,没有打不破的铁屋!
这是周旋的大时代,风起云涌。才华绝世的文人,固守旧日的孤臣,守望未来的学生,心怀家国的先生……他们都在这里。他们或许口中说着不情愿的话,却承担起了时代予以他们的责任,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咬牙扛起,一步一步将这已经从光辉的巅峰坠落多年的国家抬出泥潭,一步一步重现那昨日的荣光。
纵死不悔。
在看见无数人向着游行队伍汇聚的那一幕的时候,放映厅中的观众们忍不住鼓起掌来。这并不是多么难得的一个镜头,成秋屏也不是没有采用过航拍的方式,但是不知为何,这个画面是如此地让人触动,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觉贯穿了这个镜头,直接在人们心底共鸣。
就应该是这样。一切就应该是这样。这个国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人们也总喜欢去逃避这一切,但当她需要人们的帮助的时候,总应该有人站出来的。假如周旋仅仅是一个明星,这大概是个不错的故事,却不是属于成秋屏的故事。因为成秋屏的故事总是以宏大的力量直接触及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那是属于天上璀璨的银河的力量,是属于绵亘的山峦的力量,是属于永不回头的时间的力量,任是什么都无法阻挡……
在这样的力量之前,过往的一切都不会成为问题。不会有人在意你是什么出身,歌女或者女学生;不会有人在乎你穿着什么,泛白的衣裳还是精致的旗袍;不会有人在乎你的声音好听与否,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来自于你心中最真挚的呼喊,口号之下的那一句话——我想要保卫我们的国家,我希望她能够重新寻回无上的光辉,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挺直了背脊,告诉所有人:我是一个中国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16章 谁能想到
)
第216章 谁能想到
无数人汇集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是在后世的广告里经常出现的画面,甚至于看到人们已经腻烦。
然而,即使是同样的画面,也有着不同的力量。成秋屏自觉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是每一次,面对群体的力量,面对宽博的情感的时候,她总是会动容。
成秋屏来自于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民族,因此,在达成她的目的的时候,她总是可以从先贤的作品中得到信息,触类旁通。从表面上来看,周旋加入游行这一幕似乎就是一个后世用滥了的镜头。然而实际上,从整个画面传递的精神和感情来说,这一幕实际上是脱胎于穆旦的《赞美》,说的是那个农夫。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成秋屏从来没有见过另外一首诗能够将社会变革和普通人这样贴切地联系起来。是的,这首诗指向更加偏向于农民起义者,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首诗对华夏的变革都是那么贴切,此时,周旋的角色就是那个农夫,她未必懂得那么多大义,但是她的内心有着最朴素的一些思想,站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她会选择挺身而出。在历史上,这样的人并不会光芒灿烂青史留名,但是他们却是一切变革的真正主力。
诗人总能够以奇妙的文字将一些人们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展现到淋漓尽致。
然而一切美妙的语言都无法抵挡来自于真实的力量。
对于这一场漫长的战争,成秋屏并没有采用像是《华夏之满江红》或者《华夏之三国演义》之类的拍摄方式,直接展现战场的一切。一方面是因为她自己都难以直面这一切,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她清楚地记得一些东西。
《华夏之周旋传奇》中的战争描绘,是旁敲侧击而轻描淡写的。
但全都是成秋屏有记忆的真切发生过的事,即使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也足够让人震颤。
卢沟桥事变发生当日,发觉日军异动之后,省主席韩复渠要求聊城县长撤退,而他却全国通电,向部下指示:“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而后,他的儿子死在这场保卫战中,聊城城破之后,他不愿被俘,举枪自戕。
南苑之战,军队困守北平,谁都知道守北平是一条死路。有一位军人的夫人为了保住他的命,送信谎称父亲病重。而他回应:“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以身殉职。
上海在不久之后沦陷了,周旋离开了这里,逃到南京。记者们从她曾经的家乡,如今的前线不断传来消息。
日本人扬言七天灭亡中华。
武汉遭遇猛攻……战前中国的飞行员们被采访,有一个人说:“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这个人在武汉保卫战中被敌方五架飞机围殴,而他最终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选择和敌机同归于尽。
徐州会战中,有一位军人率众冲锋十余次,头部中弹之后依旧不愿意上担架下战场,他说:“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而后战死。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而在这对于历史而言无比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巍峨的青山崩塌了。
所有的观众都没有看见过这些英雄们的影响,他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周旋赤红了眼睛,强自压抑了抽噎,接过那一封又一封电报,将消息通过电台传递给所有的观众。没有鲜血,也没有伤口、尸体,竟然是这么轻描淡写又是如此沉重。
周旋的声音一向很好听,能够被人称为金嗓子的声音自然是不一般的。但这样的声音,在呆坐于电台前不断播报中变得沙哑,在为军队募集捐款的大声呼喊中变得干涩。仿佛是在一瞬间,所有人突然意识到,这样一个人的声音居然也会变得像是沙砾一样粗糙。
但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样的声音,每个人的心里都无比安稳,就好像是幼年惊恐时被母亲抱在怀里一样。
她曾经唱过很多歌。唱夜上海,唱郎啊郎,那时她的歌声传遍了整个国家,所有人都喜欢她甜蜜的歌,如今的街道上却已经听不见这样柔软的歌声,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带着强烈阳刚气息的口号和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她开始唱这样的歌,这样符合她的这个名字的歌。她终究不能和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但是她至少可以四处奔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她所深爱的国家,帮助她所挚爱的民族,这多难的土地啊……
谁也不知道一切是为什么,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陷入危难的时候,上天似乎突然惊醒了一般,将它钟爱的骄子们一一降临在凡间,让他们来力挽狂澜。然而,上天又似乎是迫不及待,总是太早地将这些人收回,不让他们在世间久留。
谁也不明白一切是怎么了,仿佛数千年的积淀在一朝尽数展现,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