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们的名声。二舅舅家的表妹也就罢了,她跟妹妹一般年纪,两人又是亲兄妹,自然是不妨的,可是大舅舅家的表姐,却比我大上两岁,比那位二表哥还大一岁呢,怎么可以……”
林黛玉也是读过书的,当然知道,男女大防的事儿。
005救人
见林黛玉的双眸之中出现震惊之色,林招娣又往这把火上浇了一勺热油。
“妹妹,虽然父亲母亲碍着情面,不曾说过什么,姐姐却知道那位老太太曾经为了二舅舅算计过父亲。妹妹也知道,兰台寺大夫就相当于宰相候补,虽然父亲左迁巡盐御史,可是人脉犹在。姐姐就担心,那位老太太会硬将我们姐妹与那个二表哥凑在一块儿,好逼父亲服软儿。”
“姐姐,这,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这天寒地冻的,我们到了京里,说不定就是年关。只要老太太说一声等过了残冬再收拾屋子,让我们跟她一起住,那位二表哥又是在老太太屋里大的。一个年关过去,那我们姐妹的名声岂不是都完了!我们可是在守孝呢!”
“姐姐,这,这不会的。再怎么说,那也是我们的外祖母。”
林招娣还想说什么,却被幼弟林祈吸引住了注意力。
只见林祈扯扯姐姐的衣袖,道:“姐姐,那边有人。”
林招娣一愣,马上起来,护着弟弟妹妹又藏进了箱子里,自己将桌子理了理。桌子上的三个黄杨木碗,一个装了豆浆,一个装了豆腐脑,一个盛了一块饼。林黛玉和林祈用的勺子筷子,都擦干净了,用帕子包了起来,揣进怀里,桌子上就留了一双筷子,看上去就好像是这里只有一个人,半夜起来弄东西吃一样。
将自己做好的针线收起来,从箱子里拿出给林如海做了一半的腰带,又将褥子上的痕迹抚平了,这才打开门。
走廊里面静悄悄的,外面倒是月华满天,却透着彻骨的冷。
林招娣提着灯,静静地往后舱主舱室走去。她记得这艘船是被她们林家包下的,而贾雨村也没有家眷同行,应该说这主舱室里应该没有人才对,可是,林祈却说有人。林招娣就不能不小心了。
林招娣出去了,林黛玉抱着弟弟,躲在箱子里,焦急地等着结果。
她怕。
她怕是跟来的杀手。
她怕有人听到了她们姐妹的话。
她怕自己会成为拖累。
她怕自己会连累了林家的百年清名。
她怕林家会因之绝嗣。
………………
她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只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自己的姐姐已经出去很久很久了,为什么还不回来。
林黛玉抱着弟弟,缩在箱子里,大气都不敢出。她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弟弟安静得完全不像一个四岁的孩子,尤其是那两只明亮的眼睛,在黑暗中依旧闪着光辉。
就像过了一年那么久,林黛玉终于听见林招娣的脚步声,她松了一口气。没想到,林招娣没有让她们出来,反而道:“有人受伤了。我找些布料给他包扎伤口。你们小心些,不要发出声音。”
林黛玉低声应了。
林招娣不敢跟林黛玉说太多,就好比说对方身上的蓝田玉九龙佩,比方说对方身上的双色金腰带,比方说对方脚上蜀锦的袜子,比方说对方身上带着的父亲的折子。
林招娣更没有跟林黛玉说,对方肚子上的那道伤口。
也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时候,又是怎么上的船,又是如何撑到现在的,但是林招娣知道,如果那道伤口再不处理,这人很可能熬不到天亮。偏偏想到对方的身份,林招娣又不能不管。
为今之计,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凭借自己前世曾经在网络上看过的手术视频,凭借自己今生练就的缝纫技巧,先缝合对方的伤口,至于其他的,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好在对方也只是被人在肚子上划了两刀,除了伤口较长,并不曾伤及内脏。只要缝合好了,止血自然也就简单了,如果老天爷眷顾,对方没有的伤口没有发炎的话,那么就简单了。如果有个别的什么,自己也无能为力。
打定了赌一把的主意,林招娣就动起了手。针是现成的,线是从簇新的蚕丝手帕上扯下来的,至于缝纫的手艺,林招娣看过不少绣娘,也看过不少针线娘子,还真没有几个比得上她的。
林招娣花了不少功夫将那人肚子上的伤口缝合好了,又花了不少力气将痕迹抹干净,更费了一番功夫,弄了一件披风给那人盖上。
这样的天气,没个盖的,就是个健康人也会冻坏了,何况这个主舱室里面什么都没有!
但是,光是这样,还不够。
如果没有被子,一场风寒就可以要了这个人的命。可是,自己的被子也就那么一条,自己的弟弟妹妹也没有多的被子。
她们姐弟三个可是逃命呢,哪里能带那么多的行李的?
想了又想,在沈三娘来给她送早饭的时候,林招娣还是问了:“婶子,这船路上可要靠岸?”
“当然要靠岸啦。前面就是山阳,我们还有上岸补给什么的呢。”
“婶子,你有没有办法帮我弄到毛皮、棉花,还有布匹之类的东西。”
“这也容易,只要有钱就成。你要这个做什么?”
“实不相瞒。我们大人这次进京是为了走门路补缺的,去的就是林大人的岳家荣国府。只是这荣国府到底公侯府邸,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听说,还有句什么‘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这样的人家,想必极有权势,送礼的人肯定也是极多的,要挑合意的礼物,还真是难呢。好在那荣国府的太夫人很疼爱下面的孙子孙女,因此我们大人才吩咐我多做些玩偶娃娃什么的,备着送人。”
“玩偶娃娃?你们没有带吗不跳字。
“婶子也知道的。巡盐御史府才办过丧事,那会儿,我们大人还不知道自己能得林大人的推荐,去荣国府找门路呢。而且,人家巡盐御史府在办百事,也没有功夫做这个呀。对了,这里是二十两银子。对了,还麻烦婶子再给我弄些篾片和竹子来,如果没有现成的,有竹子也成,我自己片竹子。对了,还有篾刀之类的也麻烦婶子了。”
“姑娘要篾片,难不成是要自己动手做箱子?那直接买不就得了。”
“婶子不知道。那些公子哥儿千金小姐们最是古怪,这盒子上不能一点花纹都没有,又不能用彩漆之类的描过,添了匠气。就好比林大人家里的两位小姐,就不大看得上外头买的,又嫌家里定做的都几乎一个样子。听说那荣国府里比林大人家更讲究,所以这礼物什么的,就更要讲究了。所以,就麻烦婶子了。”
“那也成。不过,你要给我做个针线匣子。”
“成。东西到了,我第一个给婶子做。”林招娣马上就应了下来。
沈三娘一回去,就有人来了:“怎么样。”
“我看那老狐狸把女儿送到别的地方去了。上面的那个丫头大半不是老狐狸的女儿。”
“怎么说?”
沈三娘立马就把事情给说了,然后道:“这针线玩偶什么的倒也罢了,可是这竹篾匠的活计可是穷苦人贴补家用的本事,你说一个千金小姐会这个吗不跳字。
“的确不大可能。不过,也可能是人家事先做好的。”
“不妨。回头东西送来了,我就盯着她做。如果这丫头真的会做竹篾匠的活计,那么,这个丫头就不可能是老狐狸的女儿了。”
006通州
在沈三娘跟她的搭档私底下嘀嘀咕咕的时候,上面的林招娣正忙着做大斗篷和毛皮夹袄。
这真的要感激码头上的东西,无论是布匹也好,毛皮也好,都是整件整件地卖的,从来就没有零散的货。所以,沈三娘给林招娣带回来的,除了篾片竹子之类的,其余的东西都是一整件一整件的。就是缝衣服的线都有好几卷。而且沈三娘也很有眼色地搭配好了,基本上都是素色不犯忌讳的。
谁让林招娣跟她说过了,贾雨村是打着宗侄的名头去荣国府的呢。
所以,现在,林招娣手里的毛皮也好、棉花也好、素色细布也好,都是绰绰有余的。当然,白天是林黛玉和林祈睡觉的时间,而其他人也不会来吵林招娣,所以,林招娣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做针线。
当然,这大白天的,为了防止别人看到,林招娣的手上的自然是打着给贾雨村的名义,实际上是按着林如海的身量做的大斗篷。
期间,不是没有人打林招娣的舱门经过,可是看到林招娣那一手漂亮的针线活,谁都不会相信,林招娣才是林如海的女儿。是的,林招娣手上的功夫,那可是真正的飞针走线,就是专门的针线娘子,可没有这等厉害的功夫。
不说别人,拿着布料来找林招娣的沈三娘可是看花了眼。在林招娣的手中,那跳跃着的银针就想水里的鱼,轻巧而又活泼,时隐时现,时而冒出了头,时而又躲了下去。随着那鱼儿一般的灵巧的银针,在布料上轻点、跳跃,一件新围裙也做好了。
林招娣用小剪子剪断了最后一根线头,这才道:“婶子,好了。”
沈三娘接过那件围裙,忍不住道:“哎呦呦,好俊的功夫啊。看这针脚,整整齐齐,一正一反,两针正好一分长,一点儿都不错。这正反纹理也是,对得整整齐齐的。我也算是活了大半辈子了,可是却没见过几个姑娘媳妇有你这样的好功夫的。”
“婶子过奖了。我这点本事啊,在大户人家的针线房里还真的算不了什么。”
“可是那些人都多大了,你才多大!”
“谁让我是靠这个吃饭的呢。如果不是这手功夫,我还进不了巡盐御史府呢。”
“你这手上的功夫这么好,林大人怎么把你送人了?”
“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很少用外头买来的丫头。而且林家又是四代列侯,针线房里多的是有一手绝活儿的针线娘子,哪里就差我一个。”
“这倒也是。罢了,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你也忙。”
“好。对了,婶子。如果厨房里有现打的鱼,麻烦婶子给我留一条。”
“成。只要你不要忘记了我的银钱就成。岸上的鱼一斤十五文。我们船上一条鱼五十文一斤。你要的话,我专门给你留些小的。”
“那感情好。谢谢婶子了。”
送走了沈三娘,林招娣才有时间做皮毛夹袄和斗篷。当然,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