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清(清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清(清穿)-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细细在信里回答了赵凤诏提出的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胤礽又嘱咐了他几句注意操守之类的话,然后便将赵凤诏的信抛开,转而专注于自己的计划。

因为康熙的轻忽,胤礽觉得有必要让他认识一下鸦片的真正利害之处。好在此次皇帝派回来协助他的老四,老四手段上虽然不如老八那样八面玲珑,但却胜在心头自有一种坚持到底的韧性,而且不怕得罪人,颇有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质。

当然,要让现在已经有了“冷面王爷”这个外号的老四真正为了禁烟努力,就先得让他看看所谓乌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胤礽给了傅尔丹一道手谕,往刑部死牢里提了几个人,都是秋后就要处斩的。

胤礽给了这些人一个选择,要么,回到死牢,等着两个月后被处斩,要么,跟他走,给他去试药,他会给他们一人一百两银子,帮他们交给他们各自的亲人。

一百两银子绝对不少了,就是京城里,普通人家一个月也不过是三四两银子而已,若是在乡下,一个月一两银子也足够过上很好的生活了。

横竖总是要死的,这样的对比出来,这些人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胤礽自然是不在乎些许几千两银子的。将这些人送到附近庄子上,胤礽着人四处采买了大量的乌香,然后让那些人服食。

当然,这期间,胤礽没忘了让手下人将那些买卖乌香的商行记下,一个一个收拾。

之后又等了半个月,胤礽这才让带着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的老四去自己庄子上看那些服食了乌香的死囚。

这些死囚,因为都是要死的,胤礽也顾不得人道不人道了。他给每个人用的乌香的量都不用,有意试一下这乌香的药性。然后在他带着老四来的这天,所有人全部都停了药。

不用说,丑态百出!

*********

胤禛最后是脸色铁青的离开的,一向谨小慎微的他甚至不顾太子还在一边,袖子一甩就上了马回了城。

胤礽让人给那几个死囚送了毒药去,见过了那些人之前为了一点儿乌香就丑态百出的情形,他实在有些恶心。

老四的离去虽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这样也好,他正好看看那几个被他安置到了这里的外国传教士,顺便探探他们的来意。

命令下去之后没多久,三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外国人就在山庄总管安阳的带领下到了胤礽的面前,随着安阳的动作跪下,出口的居然是字正腔圆的中文:“雅各布埃兰亨利参见太子殿下,祝愿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胤礽惊得长大了嘴巴。





居上宜宽

一开始的惊喜过后,那三名传教士很快就露了陷,原来他们说得那么溜熟的中文也就那么一句而已,其他的都还处在结结巴巴的状态,或者时不时的夹杂两个英语法语单词的,也亏得胤礽在后世见多了这种中外结合的说话方式,竟然也都叫他明白了。

说起来,这一切都源于西方教会里的内部争斗。早年来华传教的,都是耶稣会派的教士,他们一个教派,再加上葡萄牙对他们的保护,自然没什么。可是现在,随着葡萄牙势力的渐渐衰弱,以及法兰西的渐渐崛起,罗马教廷便想要借手法兰西插手东方教区,而法兰西也想借着教廷的影响开拓东方市场,于是一拍两合。

对于教廷的行为,胤礽其实并不怎么在乎。出于前世养成的信仰自由的心态,只要不触及到实际上的国家利益,胤礽并不愿意去过问那些教士们内部的事情。只是这一次却不成,这一次毕竟牵扯到了世俗界。

欧洲世俗界的君主贵族们已经在觊觎东方了。

“你们三人,这些日子过得还好吗?”

“回太子殿下,”那个名叫做雅各布的明显是这三人中地位较高者,他用着初学中文的外国人特有的腔调回答道,“我们这些日子过得很好,很舒适。安总管对我们很好,还教了我们很多生活在这里的规则。谢谢您的总管的款待。”

“不用谢!我们中国有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你们远涉重洋,从遥远的欧罗巴来到我们大清传播福音,理应得到这些款待。”

“可是太子殿下,这些款待太多了。”雅各布搜肠刮肚着合适的词句,“我们应该出去传播主的福音,而不是在这里白吃白喝。”

“你们并没有白吃白喝,”胤礽温和的摇摇头,“安阳告诉我,你们都是干了活的。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并不是白吃白喝。”

“可是太子殿下,我们是奉了教皇的命令来传播福音的。”那三人显然无法适应太子殿下偷换概念的狡辩。

“我知道,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先在我的庄子里传播你们的福音。”

胤礽到底还是留下了三人,用半强迫的手段,将这三个传教士交给他安阳。当然,他允许了他们在他的庄子中传教。

至于他们是否真的能在庄子里传教,那就要看安阳的能力了。不过依着这大半个月的成果来看,胤礽觉得自己还是可以信任安阳的。

想到当初连汉语都说不出口的几个传教士如今已经能用字正腔圆的京片儿请安——也仅限于请安——胤礽就真心的觉得自己如果只把安阳当做一个庄子总管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至于那三个传教士,他们在北上之前就先受过他们同行的教诲,知道由于先前教廷禁止这个国家的人民祭天祭孔、以及多罗主教颁令不许各教堂悬挂皇帝御赐的“敬天”牌匾等行为,使得多罗主教被驱逐不说,还使得如今的皇帝对教会有了很深的芥蒂,现在的传教士已经不能自由的传教了。

他们三人虽然不是耶稣教派,却也瞧不起多罗那个蠢货。他们认为都是多罗搞砸了一切,教廷那些蠢货不知道东方帝国里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罢了,多罗到中国转了一大圈居然还认不清这个现实,执意跟皇帝对着干,活该被驱逐。

可笑教皇还以为这东方的皇帝是他欧洲治下那些可以任由教廷搓圆揉扁的小国君主,居然给多罗那个蠢货加了枢机主教,结果惹得大清皇帝大怒,害得现在连普通传教士都不能自由传教了。

多罗被驱逐他们不管,甚至乐得看笑话,但是不准自由传教这一条就不成了,不能自由传教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因为这个缘故,他们被同行的教友推举来到北京向皇帝请愿,请求皇帝解除禁令,让他们可以自由传教。只是他们不像多罗那样有教皇赐予的特使身份,无人举荐,哪里就能轻易见到高高在上的皇帝。

这个时候,太子殿下的出现,简直就是上天送给他们的礼物。谁能想到他们上京搭的顺风车竟然是太子殿下的?

因此,虽然对要继续留下来干重活挣饭吃有些不满,但是想到可以通过太子殿下见皇帝,他们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再者,他们可是听说这里的皇帝很老了——毕竟他的儿子都这么大了么——也许过不了多久眼前的太子殿下就要变成皇帝陛下了,那样的话,能提前结交未来的皇帝陛下,又何乐而不为?

怀着这样的心思,在之后不久发现他们其实不用再干很重的活就有很好吃的中国美食还有高级的绸缎衣服可以享受后,这些传教士更是高高兴兴的留在了这个庄子里。

**************

在见过真人服食乌香的情状后,胤禛全身心的投入了太子交予的旗人服食乌香的调查登记工作。

这项工作说难也不难,毕竟所有的旗人都有造册的,但要说不难,对某些人来说,这比登天也就差那么点儿了。毕竟,大清的统治基础就是旗人,这种面向全部旗人调查登记造册的事情,差不多也就是与全部旗人为敌了。

当然,所有这些难与不难的说辞都是对别人而说的。对于正在办理这项差事的老四来说,却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胤禛听从胤礽的建议,先从驻京八旗里边查起。他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只怕将来就要酿成大祸。于是他狠心下来,所有托情的说故的一概不见,那些个自恃有权势的也一概不理,又事必躬亲,不给下边人一丝一毫糊弄的余地。如此查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康熙回銮之前,将京城里旗人的服食乌香情况弄了个清楚。

然后太子以及其他几个留守的皇子阿哥都心惊了。

京师里八旗服食乌香的,竟然已经达到了四千人数。

不准确说,应该是吸食,用竹管吸食经过粗加工的熟鸦片!(现在已经不叫乌香了,这是前朝的称呼。如今京里洋货盛行,于是连这个乌香的名字,民间也习惯用南方传过来的称呼,鸦片,或者阿片。)

这是最近几个月才从广东一带传过来的新方法:将提取的鸦片浆汁煮熟,再滤掉残渣,与烟草混和成丸,放在竹管里就火吸食。

现在,吸食鸦片烟,已经取代了之前流行于旗人贵族家庭的水烟旱烟。

考虑到如今旗人贵妇之中流行吃烟的习俗,胤礽觉得这个数字说不得还要翻上一番。

*************

胤礽又惊又怒,一面誊写了胤禛调查统计的结果与康熙送去,一面令胤禛加快调查各地驻防八旗兵丁的吸食鸦片情况,又嘱咐胤禛尤其注意广东福建一带的情况。

见过了胤禛事必躬亲的工作态度,胤礽担心他累着了,便将老九指了过去与他做帮手。至于十三,前段时间他的亲家母兼妹妹、弘皙的岳母,三公主去世了,十三代表皇室前去喀喇沁部祭拜,还没回来。

因为吸食鸦片的人过多,而且多半都是贵族子弟,胤礽有心大刀阔斧的处理,却担心康熙的反应,到底还是只处理了几个没爵位的,其他有爵位的却只能暂时撸去其人职位,责令其家人看管。至于爵位,胤礽到底没敢动,只写信去请求康熙示下。

只是康熙的回应却让他很是失望。

康熙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居上宜宽。





太子的手腕

不管怎么样,京城里嗜吃鸦片烟的风气总算是暂时稍微刹下来了。

不能抓那些吃烟之人,胤礽便只能从卖烟之处着手。好在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