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官人点头,收了书信,可又看赵宇,迟疑道:“恩人可要去扬州?”
赵宇思索了一下,“吾等明年初应在扬州城。”
孙小官人眼睛一亮,说道:“那么我就送粮去扬州,在那里等吧。”
赵宇看着孙小官人一会儿,最后摇了摇头说:“不可。你送粮后,可回此地等待。”李越看着孙小官人的骨头架子,也觉得不能让他在扬州等着。扬州围城,百姓一度人吃人。孙小官人这身子骨,大概坚持不了多久。
孙小官人摇头:“不,吾要……”
赵宇抬手,斟酌地说:“明年六月,我们大概会回到这里。”李越努力想,明年六月,有什么历史事件吗?
孙小官人巴巴着眼睛看赵宇,问道:“那么后面,吾是不是就可以跟从了。”
赵宇笑了一下,“应该可以。如果有可能,未见之前,还是要请孙小官人继续准备粮食。”
孙小官人点头,说道:“今春粮食不好,可江南富裕,人多有积谷,况且早禾自种至收仅五十日,我可令人马上种植。九月晚稻成熟,筹粮应易。”
赵宇严肃地说:“世事不稳,孙小官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孙小官人也点头:“人说朝廷兵败,蒙元大举而来,怕是凶多吉少……”
李越不解地问:“既然知道凶多吉少,大家为何不赶快南逃?我昨天看街道上依然是太平景象。”
孙小官人叹息道:“吾一直卧床,岂能动弹。况且,大家在这里有田有地,南迁要到何处才能落脚?而且,也不知元军何时会来,总说近了,其实又不曾有,大家也渐渐看淡了。”
赵宇微蹙了眉:“我托你的事,最好不要路人皆知。”
孙小官人忙点头,看了老汉说:“不可多言。”又看向八卦少年,一副为难的样子。那个少年也苦笑,大概他也知道他守不住口风。
这时,就听外面一阵喧哗。
有人高声在外面说道:“众位街坊四邻,现今国事不稳,人心动荡,竟然有妖僧在此招摇撞骗,骗吃骗喝,大家把他们拿了去见官!”“对对!肯定又是装神弄鬼的神棍……”“也许是蒙元的奸细!”……
、第 13 章
孙小官人气得又一次站起来,哆嗦着看样子要晕过去,那个老汉无措地扶着他。赵宇端起茶杯,看了一眼慧成,也不说话,径自喝了一口茶。
慧成马上站起来,整理了下僧服,临出门前回头问赵宇:“施主想自称何处人士?有何字号?”
赵宇沉思着慢慢说:“常州赵宇,字……林西。”李越似乎觉得赵宇脸上现出一瞬悲痛之意,但马上又恢复了他平素的安然神色,李越以为那是赵宇对常州屠城的感怀。慧成嗯了下,跨出了厅门。
李越旁边的少年开始八卦:“哼,肯定是那些孙家的族人,看着分不到家产了,就来闹了。”
外面慧成呼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有人骂道:“你这秃驴!到这来骗钱。”
慧成说道:“孙二施主多福。出家人不打妄语,吾等化缘从来明告,上次施主所施两枚铁钱也绝非所骗而来。”有人嘻嘻笑了。
又有人喊道:“人说孙小官人竟然好了,今天还见了许多客人,大家谁不知他就要去了,如此起死回生,非妖既邪,秃驴不要狡辩!”
慧成又宣佛号,说道:“孙小官人福缘未尽,怎可咒他行将死去?那位医治他的,乃常州赵宇,字林西,曾是位出家之人,见世间苦难,当此国危之时,没有隐藏深山,反而还俗为医,行走江湖,为人解病痛医疾患,可是世间少有的大善人。诸君万不可造下口孽,以免日后受拔舌之苦。”话语一出,语音嗡嗡响,喧闹声少了大半。
可有人突然高声讥讽道:“可谁能保证他不贪了孙小官人的钱财!孙小官人势单力薄,吾等要帮帮孙小官人,莫要让什么歹人趁了机会!”
有人不快地说道:“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呢?这世道,如果能在山里待着,还出来干嘛?怎么会是歹人?”
有声音道:“那可不见得,有人就是假模假式,趁着国难大发其财……”
慧成大叹了一声道:“诸位施主有所不知,赵施主与人有约,行事匆匆,本该今日早上启程,可他说要开半日义诊,为城中百姓疗治,分文不取!现今看诸位施主如此见疑,吾这就劝他们不必义诊,即刻离开就是……”
“诶,别呀!我父亲这几日正不舒服呢!还说要找郎中。你们孙家的别在这里闹……”
“对呀,人家治好了孙小官人,还有错了!和尚,你莫听他们的,吾现在就去让人抬了我弟弟来,你们千万别走啊……”
慧成为难地说:“可是,这几位施主方才的言语甚是不妥,还说吾等是奸细……”
“别听他们胡说八道!谁不认识你呀,澄月寺总来化缘的,第一老实的和尚!”
“正是!欺负这么老实的人,你们可要当心现世报的!”
“能为大家免费治病的,怎么能是坏人?!他们这是想夺孙小官人的家产,被人家误了,迁怒于人,你可劝那常州赵官人千万莫气……”
“对对,不看病的可先离去……”
“走开走开,排排好,我是先到这里的,给我娘占个地方……”
“怎么是你?明明是吾!你讲不讲道理!”
“别吵别吵,你们两个不要争了,应是洒家……”
慧成说道:“请诸位施主稍稍等候,我这就去请他们。”
慧成走进来,不好意思地笑。赵宇点头,“你怎么知道我要义诊?”
慧成挠头,“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施主大概该这么着……”
赵宇微笑:“知我者,慧成也。”
从李越的角度看,义诊是失败的。
此时南宋城市化已经相当规模,临安(杭州)曾达一百二十万人。小小的宜兴城镇里也有五万居民。来个十分之一就是五千,还好,幸亏没有传播媒体,也就口口相传,但就这样,也有数百人前来。
慧成说了义诊不久,孙家的庭院里就乱七八糟地挤满了人,门外街道也是人群拥挤。孩子哭大人叫,乱成一团。孙家老汉和那个八卦少年在外面连喊带跳地维持些秩序,但无异杯水车薪。孙小官人大病初愈,见这么多人冲击他的宅院,破罐破摔,撒手不管,锁了内宅院落的院门,回房躺下由他的女人去照顾了。
最后只有慧成死死地把了门,不让人进来,等着赵宇的指示。李越和赵宇躲到角落,手忙脚乱地找出了十几粒胶囊,放在一个罐子里,用凉开水里化了。他们怕影响了药效,没敢用茶泡也没敢加蜂蜜之类的任何东西,尝起来就是带了点儿怪味儿的白开水。李越边搅合水边说:“我说赵宇,这简直就是符水了,能有用吗?你肯定大家不会说我们是搞封建迷信的骗子?”
赵宇说:“你可以不相信封建迷信,但你要相信科学。这是常见病胶囊,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李越知道,人类破解了大多数的基因密码,了解了基因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关系。受中医的启发,对常见病的治疗再也不是靠外界药物对肌体或者病毒细菌的作用,而是对有关联基因及其链接进行刺激,让身体产生近似抗体的成分,从内部战胜那些细菌病毒对身体的攻击。虽然不能治疗癌症之类的,但一般的病患,从感冒胃炎到肺病肝炎,都能治疗。李越发愁:“这么化开了,用量够吗?”
赵宇说道:“小病应该够了,大病也应该让他们服用后感觉舒服些。但是你有一点儿说对了,喝起来就像白开水,这样不好。”赵宇也皱了眉头。李越明白他在愁什么:人是有强大的心理力量的,人类已经多次以实验证明,人的心理作用可以治愈像癌症那样的严重疾病,也可以把一个完全健康的人活活吓死。
过了会儿,赵宇对李越说:“我们先给他们喂了药,然后你要对他们说,今天回去好好感觉,如果是觉得好了,明天就到孙家来取一丸药,那是能巩固身体的药,对身体大好。如果不觉得好了,就不要来孙家了。我们不是仙人,医术有限,不能百病皆愈。”
李越佩服地看着赵宇:这是简直是心理战。若是平常,人们可能会对药效百般质疑,但是如果能再得一次药,大家会尽量暗示自己感觉好了些。这种正面心理会加速身体的康复。至于得到了第二次药之后,还没有病愈,那就是他们的药真的没治好,也就是赵宇说的医术有限,该是可以原谅的了。
然后,赵宇面带微笑地坐在桌子后,让慧成一个人一个人地放进来,走一个再放一个,别拥挤而入。慧成一边念佛,一边挡人,还要把想从窗户爬进来的大人小孩一个个推出去。
赵宇面带微笑,装模作样地给人家号号脉,看看舌苔,翻翻眼皮,然后示意李越给对方喂一勺水。看着如果严重了,就喂两小勺。李越尽量让对方仰头,不让小勺碰到人的嘴唇,实在不行了,就在手边的盐水罐里洗洗小勺,祈祷他当护士的母亲千万别知道他干的这些不卫生的事儿。可又想到,他们如果改变了历史,他的母亲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半忧半愁里,李越一遍遍地叮嘱着要离开的人:如果好些,明天再到孙宅取药……那些赵宇嘱咐的话,直到他口干舌燥,嗓子生烟。而赵宇则视对方情形,说些:今日不可饮酒,多加休息,清淡饮食之类的养生之语,后来声音也越来越小了。等到他们把药水都快用光了,外面的人也终于稀少,时间已是下午。赵宇示意慧成,慧成对外面的人一个个地劝着,最后清了院子,关了大门。
几个人在厅中坐下,一个个精疲力竭的模样。赵家老汉去桌子上拎了下茶壶,早空了,他看那个少年,那个孩子哑着嗓子说:“看我干吗?我才不去跑腿了!我累死掉了!”
赵家老汉说:“若是让你家老爷知道……”
少年哭丧着脸站起来,接了茶壶道:“你那老婆子眼睛都快看不见了,把后面厨房弄得那么脏!”
李越一听差点要吐,他早上吃的那些东西!赵宇也面色灰败,老汉似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忙说:“那些吃食都是外面买来,吾家现下就我的老婆子在当厨,不能料理许多……已经放话出去了,会尽快找人来。”他转头骂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