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降之任-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宇一字一句地说:“姜都统要对吾保证,此两件宝物只能由都统拥有,决不能让此两件东西落入元军之手!”姜才脸色一变,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如果元军得了这样的东西……也不能让宋军人人都有,元军就是从宋军这里得到了最强大的投石器和弩箭……
赵宇指着常州弩上一个点了红色的小竹杆继续说:“如果危急,就断此处,短弩会分解成片,不能再组。”说完,赵宇把弩放在桌子上,郑重地看着姜才赵宇说道:“蒙元势大,会有将士降元,有些也许是都统管辖之人。”李越知道姜才最后就是因为自己带的人投降才落入敌手。姜才不快,方要争议,赵宇止住他说道:“我无意离间,只想说,请都统不要将宝甲及短弩昭示他人,以防为歹人所用。”
姜才冷冷地问:“君焉知吾非歹人?”
赵宇一笑:“吾知天、知地、知人。”
姜才见此人说起大话来气都不喘,皱眉。赵宇毫无自愧之意,接着说道:“吾知往来,明时运,却不忍见忠良涂炭江山血染。故持逆天之意,愿助我中华如君之英雄豪杰,抵抗蒙元。”
姜才点头说:“如此甚好……”只是敷衍而已,现如今,他们还有得胜之机。
赵宇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摇头说:“此时安好不会长久。不多时,蒙元会再次来袭,声势浩大,更胜以往!”
姜才脸色一变,赵宇不给他斥责自己的机会,继续说:“扬州只要有李庭芝大人和都统在,就不会失守于蒙元。但其他城池却不及此城幸运!许多忠勇侠义之士会与城俱毁于蒙元!吾等几处奔波,望能相助万千百姓。时不我待,匆忙前来,不能万全行事,急迫间若对都统有不周之处,万请都统谅解。”
姜才想起自己伤患痊愈,不禁说道:“谢过义士。”
赵宇匆忙还了一礼,接着正色道:“吾有几言,望都统看在吾等相赠战马、疗君伤痛又献宝贵兵甲之份上,千万记取。”姜才勉强点头,他桀骜不驯,性子刚强,被这个书生样的人这么要求,有点不舒服。但是人家的确做了那些事,还夸下了知晓命运的海口,不得不听听他要说什么。
赵宇死盯着他说道:“蒙元兵来后,张弘范会引十三骑前来,反复挑衅,君千万不可上当。彼有埋伏,会行拖刀斩将之计,宋军若败,万人头颅不存!”
姜才微瞪双眼,赵宇接着说道:“元军攻城不下,就会筑长围环绕扬州,以图困死诸君。”姜才心中大震,如果真是如此……就听赵宇极慢地说:“扬州粮断,百姓食人。”赵宇的神色如此严峻,令人望之生畏,与昨夜晚温柔浅笑之人相距何止千里。姜才想说什么,可被赵宇所描绘的恐怖可能压得心头沉重,只紧皱眉头。
这时,赵宇却往后一倾,语气缓慢地说:“吾泄天机,良言至此,都统可与李大人相谈吾之警语,但切勿泄露与他人。如若现下趁蒙元未到之际,马上筹备粮食,可备一二。但也无需过分恐慌,即使无法备齐,围城之后,扬州如有危难,吾必前来援君。届时吾会运粮食于城外,都统领军运粮即可。”如果长围建起,这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赵宇说起来却似理所当然,毫无迟疑。
姜才看着赵宇,不知该信该疑,一时难以应答。慧成念佛,低声说道:“都统,赵官人乃是有道之士,千万不要漠视忠言。”
过了片刻,姜才深吸了一口气,展了眉,问赵宇道:“君等何时离开?”
赵宇嘴角一翘:“吾等来扬州,只为与都统相会。现已完成扬州此行,今日一入夜就要离开,去往常州。”
此时姜才终于相信赵宇他们不是来劝降的,他们许是真的来帮忙的。现在他们想走了,自然要送一下,就说道:“吾会率兵护送诸位前往常州。”
赵宇摇头道:“千万不可。如此更会惹敌注目,阻碍吾等前行,况且还可能伤我将士。无须都统打拼,我们自能往返,这些元军还不能奈何我等。”
姜才不放心:“即使不为元军所阻,到江畔之时正是夜半,君等如何过江?”
赵宇不在乎地说:“如有船,就用船。如无,就游过去。”
慧成补充道:“吾等来时,那位李官人就是游过长江的。”
姜才诧异地看李越,人们会水是一回事,但有几个人能轻易地横渡长江?这些艰难,都是为了来见我……李越扬眉笑。
姜才转了目光,这位的确是个四五不着六的主儿。他站起来,对赵宇行礼道:“多谢赵官人相赠。”他这才真心感谢赵宇的赠予。李越不满:怎么看了我半天,一句表扬的话没说,倒去向赵宇行礼?
赵宇起来,恢复了恭敬的态度,回礼,然后双手把桌子上的短弩捧给姜才,姜才郑重接过,赵宇一笑说:“吾等早知都统之英雄气概矣。”
这次姜才没有觉得赵宇在说空话,反而从中感到了赵宇的真诚。想起赵宇说的那些话,都表明了赵宇对他的信任和尊敬。真奇怪,他怎么会误解了赵宇这么久?
姜才拿了弩,李越见机,心中一喜,机会来了!马上跳过来,手里拿着两个替换的竹筒,里面装满了竹签做成的弩箭。李越抽出一根来,对姜才说:“你让他们比着这个削就成,做出来肯定没有我做的好,但是总比没有好。平时练习的时候最好不要用我做的弩箭,用了也要把箭收回来。我做的都射得远射得深,千万别浪费了。我下次来多给你带些。”他机床车出的竹箭在尾部有极为科学的三棱羽翼,流线如人类先进的超声速飞行器尾翼,能平衡竹箭的飞行高度,达到最大速度。竹箭的箭头也是三棱形的,异常锋利,根本不是手工能加工出来的。
李越把竹箭按回竹筒,然后把两个竹筒递给姜才,姜才想接过竹筒,可那样就没有空手了。李越转身,找了块布,把两个替换竹筒放上,又去拿了个带子,从姜才手里拿过短弩,把带子穿在短弩的手柄上,嘴里说:“这样就可以背着了。”他把弩和替换竹筒都包好,笑着递给了姜才,脸上充满谄媚之意。姜才接过来,头一次觉得这个胡言乱语的年轻人其实是个挺好的孩子。就点头表示感谢,李越满脸发光:他终于得到了姜才的认可!这是他佩服的英雄,百战不挠的勇士,向他点头了,多不容易啊!
姜才看着李越夸张激动的表情略觉诧异:可惜了这么个好孩子,依然是个不着调的。他向门口走去,临出门,回头说:“吾现在就去求见李大人,晚餐后会来向君等道别。”
赵宇点头道:“那么吾等在此相候了。”
姜才出去,让十几个兵士接着守着院落,他不能让他们在这里出事。
姜才一出门,李越就跳过来,拉了赵宇的胳膊说:“大哥,您怎么不让他送咱们呀?这样多省事?”他们还要走夜路?还要过元营?!
赵宇摇头:“扬州有姜才和李庭芝就不会失守,他日后多有拼杀,我不想节外生枝,让姜才干多余的事。”边说边往床边走。
李越急着说:“您怕姜才送咱们出事儿,那您就不怕咱们自己这帮人出事儿了?在元军里面穿来穿去容易吗?那叫什么来着?一什么什么,岂什么再乎?”
赵宇笑:“你应该重修一下五年级语文,正确的说法是‘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岂难乎?’。”
李越急了:“大哥,咱别来来回回走行不行?我现在觉得您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你给了姜才那些东西,不最后也落到元军手里?(他被俘了呀。)哦,你怎么不告诉他别去救那个投降的皇帝?还有,你怎么忘了跟他说别和李庭芝离开扬州?还有,您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我知道您让孙小官人准备了粮食,可咱们自己过江都没有船,到时候怎么给他运粮啊!……”
赵宇这通斗智斗勇,姜才一走,立刻觉得累得半死,听着李越的唠叨,他往床上一躺说:“这么傻的孩子我不要了!谁要谁领走,别烦我!我得睡个回笼觉!”说完扯了被子一盖,不理人了。李越气得在床前对空张牙舞爪,慧成念佛道:“让赵官人歇歇吧,方才赵官人与姜都统之相谈,起意铺垫,赠物得识,最终令其诚意认可,均甚劳心。”李越撇嘴,弄得他像个不懂事的小孩,他也帮忙了好不好?
门一开,小知道带着阿卓进来,两个人还是一副吓得半死的样子。李越笑着抱起阿卓说:“我们出去玩,赵叔叔要睡懒觉。”
小知道小声问:“那个……你知道……不抓你们了吗?”
李越往外走:“姜才吗?当然不,我对他那么好,把他治得那么舒服,还又这又那,给他做了那么多,他该喜欢我,是不是?阿卓?”旁边留守的兵士听了下巴都同时掉了。
阿卓的脸上还有泪痕,诚实地说:“不是。”


、第 22 章

因为晚上要赶夜路,李越就在午后陪着阿卓小知道睡了午觉。农历五月上旬,天气渐热了。梅雨时节,气息中充满湿润。李越午睡后起来,额头薄汗,阿卓和小知道的声音在院子里,转眼看,有些昏暗的屋里只有赵宇,已经换了僧衣,正坐在椅上,看着窗外发呆。赵宇想到晚上又得穿过元军,就感忐忑,抱怨道:“你就不觉得我们几个人加个孩子,半夜过防线,如果被元军发现了,一阵箭射过来,我们还有救吗?”
赵宇转了眼神,好像反应了一会儿,才淡淡地说:“真在元军营帐间,反而不难,用两下制动仪,放倒几个人,又是大晚上,他们放箭也怕伤了自己人。我们夺几匹马,跑出来就是了。”
李越又问:“那咱们出来,他们射箭怎么办?”
赵宇叹气:“这又不是现代世界,没有什么路灯之类,大黑夜里,能看多远。他们射箭,我们两个一人抱个小的,挡着就是了,宇航服又不怕箭,慧成该没事儿。”
李越叫:“那脑袋呢?我们的脑袋怎么办?”
赵宇有些不耐:“不还有几块降落伞布吗,裹在头上。”
李越还是不放心:“那他们骑马追过来怎么办?我们的马被射中了怎么办?”
赵宇眯眼:“跑不掉的话……”李越心里一阵打鼓:“怎么办?”
赵宇一笑,李越心里一沉,赵宇百般无奈地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