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忽必烈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对于其中的关键一眼就看穿,这话真的是说中了要害。旭烈兀原本以为忽必烈好歹也要数落他几句,没想到他竟是如此“宽宏大度”,心中颇有几许感动,道:“谢汗兄。”

“别说这些了,你还没到过中原,就到朕的行宫去看看,去看看中原的繁华。”忽必烈和旭烈兀上马,在侍卫的保护下,飞马而去。

“你们都下去。”忽必烈对群臣道。

群臣自是知道,忽必烈他们兄弟重逢,自有很多话要说,其中不免涉及到不该为他们知道的隐私,施礼后知机识趣地退了出去。

忽必烈把一杯热茶递给旭烈兀,道:“三弟,你尝尝,这是今年新出产的碧螺春。”

旭烈兀接过喝了一口,赞道:“好茶。”走到地图前,道:“二哥,我们多年没见,没想到竟是在这种情况下见面。按理,应该先叙兄弟之情,再议国事。不过,救兵如救火,现在军情紧急,我们只能先谈国事,再叙兄弟之谊。二弟,要小弟做什么,你说吧。”

听了这话,忽必烈是感动得不得了,他万万未想到旭烈兀如此无私,一见面就提让他头疼之极的国事,嘴上却道:“三弟万里而来,很是疲惫,还是先歇歇再说不迟。”

“二哥,你不用担心,这点风霜之苦,小弟还经受得起。”旭烈兀直入主题,道:“非常人才能成非常之功,二哥,你我皆为非常之人,当此非常之时必行非常之事。”

忽必烈脱口道:“好!那我就给说一下情况。现在的情况,对于朝廷很是不利,东西南三面都给南朝分割包围了,要是没有援军的话,要不了多少时间,我军就会全军覆没。三弟来得正是时候,你的大军可以机动使用,我打算以这些陷入重围的军队为饵,由三弟的军队进行奇袭,来个里应外合。”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旭烈兀的军队是精锐之师,要是来个里应外合的话,吃亏的就是南宋军队。

“嗯,有道理。”旭烈兀问道:“二哥,哪里的情况最是紧急?”

忽必烈指着地图道:“这里,虞城。南朝的皇帝已经到了这里,大量的火炮已经部署在这里,我想他们是准备对这里下手了。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在你赶到之前围歼掉朝廷在这里的军队,以便腾出手来对付你。”

“二哥,最不紧急的是哪里?”旭烈兀问道。

忽必烈一下按在洛阳以西,道:“这里。南朝虽已控制了洛阳,但是他们要想在短时间内吃掉阿术也不可能。南面,介于二者之间。”

“那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旭烈兀指着南线,道:“然后就是这里。把南线和西线的军队救出来,再来和南朝决一死战。”

他之所以如此设想,是因为他的部队要赶到前线还需要几天时间,也就是李隽说的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点时间。他一过了黄河就飞马赶来和忽必烈见面,固然有兄弟之情,也有商议军机之必要。

他的想法很不错,东线最是危急,等到他的军队真正发挥作用时,说不东线已经全军覆没了。权衡之后,还不如先救南线,再救西线,然后集中所有军队与李隽决一死战。

忽必烈摇头,道:“三弟有所不知,东线是必救之地。朝廷的三卫禁军和怯薛兵团大部都给包围了,要是不救的话,东线一失守,朝廷的精锐尽失。”

对于怯薛兵团和五卫禁军,旭烈兀当然知道那是忽必烈手里最为精锐的部队,即使其他军队损失了,只要这两支军队还在,就会东山再起,微一凝思,道:“只有这样了。二哥,小弟先率一部分军队赶去东线,后面的军队到了再开到东线去。”

他的主力还在黄河南岸快速东进,跟他赶到汴京的部队不过两万多,最好是等后面的部队到了再一起压上去。不过,现在的情况紧急,已经不能等了,他才如此说。

忽必烈有点无奈地道:“只能如此了。后面的部队,除了调到东线的以外,我会要他们去南线和西线。”三十万大军全压到东线,那也没有必要,不如分出一部分去其他两条战线。

“二哥所言极是。”旭烈兀把茶杯放下,道:“二哥,小弟这就出发了。”

第272章 雇佣军

“尊敬的皇帝陛下,你好。”拜巴尔进来向李隽施礼,道:“我非常真诚地向陛下贺喜,贵国取得了这么多的胜利,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李隽站起身,拉着拜巴尔的手,道:“尊敬的苏丹陛下请坐。谢谢你。我们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有广大的老百姓支持,而鞑子却是倒行逆施,失却民心。”

李隽示意段干木给拜巴尔送上茶水,拜巴尔接过茶水,并没有喝,而是放在桌子上,有点为难地道:“大皇帝陛下,我有件事情不好办,想请你帮忙。”

“你找我帮忙,无非就是钱粮之事。你带来的金银也不少,不过我帮你花光了。你们要修房造屋,你就是有几座金山银山也会耗空。”李隽心如明镜地想,假装不知道,问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说好了,我会尽力帮你。”

拜巴尔说声谢谢,接着就说道:“我们来到贵国,得到贵国无私的帮助,现在有住房,有训练场,我的人民还有工作,我们非常常感激。只是,我们的开销太大,我们的积蓄已经快用光了,我是想请陛下借些银子给我们。陛下请放心,我可以保证,有了马上就归还。”

“借银子给你不是不可以,不过等你还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你能不能回到埃及还是未知数,只不过是打了一个望天眼而已,这种事我太亏了,万万做不得。”李隽在心里如是盘算,笑着道:“尊敬的苏丹陛下,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拜巴尔有求于李隽,还能有什么事情不能说的,忙道:“陛下请讲。”

李隽点头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说借就说重了,你们有困难,我们帮助你们是应该的。朋友有难,我们理应帮助,这事没问题。你们需要多少银子?”

拜巴尔是万未想到李隽如此好说话,什么要求也没有提就答应了,非常感激,在这一刻,他觉得李隽是这个世界上他最最亲的亲人,简直可以说是再生父母,不无兴奋地道:“三百万两就够了。”

“你还真是猴子大开口。”李隽在心里冷笑,不置可否地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三百万两银子你恐怕不够花吧。”

李隽真是个好人,听他的意思是要多借点给他,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谁也不会拒绝,拜巴尔更是高兴,感激万分地道:“三百万两银子是有点紧。”

“我想过了,光借也不是长远之策,应该要想一个长久的办法。”李隽笑着给拜巴尔支招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可曾想过这问题?”

作为苏丹,他肯定是想过的,只是没有办法,如实回答道:“陛下,我并非没有想过,只是没有想到好办法。要是陛下有好办法,请你告诉我,我非常感激。”

“不是告诉你,而是你必须去执行,这由不得你。”李隽在心里冷笑,道:“尊敬的苏丹陛下,有一个人你肯定会很感兴趣。”

这话有点不着边际,拜巴尔愣了一下,问道:“请问陛下,是谁?”

“旭烈兀!”李隽只说了三个字,看着拜巴尔没再说话。

果不其然,拜巴尔一下站起来,焦燥地走动起来,道:“该死的旭烈兀,他让我们国破家亡,多少人丧生在他的铁蹄之下。”骂了一阵,这才明白过来,李隽断不会无缘无故提到旭烈兀,问道:“请问皇帝陛下,旭烈兀在哪里?”

拜巴尔也不笨,他已经在怀疑旭烈来到中土,要不然李隽不会提起,李隽给他证实道:“旭烈兀率领三十万军队来到中原了。”

“啊!”拜巴尔虽是已有心理准备,乍闻之下仍是惊讶不置。

李隽笑着道:“我在想,他此番前来中原,很可能是知道你们在这里,专为找你们而来。你可能还不知道,他是个有仇必报的小人,更是一个绝不放过对手的人。你们虽是来到中土,他仍是不放心,怕你们将来复国,打算把们彻底解决掉。”

旭烈兀来中原是给忽必烈助战,却给李隽说成是找拜巴尔而来,他还真是会编故事。不过,拜巴尔不是李隽这样的现代人,对于旭烈兀和忽必烈之间的关系没有李隽知晓得多,心想李隽所言并非虚语,极有可能,他只有几万之众,要对付旭烈兀的三十万大军,谈何容易,不由得脸色一下子变白了,吃惊地道:“这这这,这么多?”

李隽这会儿的表现和诡诈多变的曹操如出一辙,先吓吓拜巴尔再说,接着道:“三十万也许只是他的先头部队,也许后面还有其他的部队到来也未可知。他要是得手的话,你们得到的下场就不是亡国了,而是灭种。”

拜巴尔的国家早就亡了,用亡国作说词肯定是吓不倒他,灭种就不同了,非常有威力。

三十万已经对付不了,要是还有,那还得了,拜巴尔一下坐在椅子上,话也说不出来了,看着李隽,过了一会儿才道:“大皇帝陛下,旭烈兀来到中原,必然会破坏你们的田地、房屋、屠杀你们的老百姓,请你做好准备。”

他这话乍听之下是说的真话,好象老朋友在劝勉提醒一般,其实他是在恐吓李隽,想以旭烈兀带来的破坏性逼迫李隽和旭烈兀打一仗,说到底就是要李隽做他的挡箭牌。

“那是必然。”李隽赞同他的说法,道:“要避免这事的发生,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倒是有一个……”技巧性地刹住话头,看着拜巴尔不说话。

拜巴尔一下站起来,很是惶急地道:“陛下,你不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旭烈兀贪得无厌,即使你把我们交给他,他仍会打你们,要你们做他们的奴隶。”

李隽在这里刹住话头,目的就是要他想歪点,吓吓他,目的已经达到,笑道:“尊敬的苏丹陛下,你想错了。我们是朋友,我怎么会做这种事呢?我的意思是说,对付他的最好办法就是和他打一仗,把他消灭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