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是再下上一场雪,弄只船,穿上一身蓑衣,就有‘独钓寒江雪’的意境了。”阿剌罕很是神往。

二人谈兴正浓之际,扫兴的事情发生了。

亲兵队长脸色凝重,快步而入,道:“启禀丞相,夏贵死了。”

“什么?夏贵死了?”伯颜历来是处变不惊,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镇定,就是难以相信这是真的,手一松,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茶水溅了一身都是,急急地问道:“什么时间的事?”

夏贵身处深宫,有大批侍卫保护,居然死了,确实让人难以相信,阿剌罕也是惊讶得差一点把茶杯掉在地上,紧紧盯着亲兵队长。

“夏贵遇刺时间现在还没有查明。他的首级给挂在临安城头上。”亲兵队长忙回答。

伯颜好象给装了弹簧一般,一下蹦起来,大步出了帅帐,阿剌罕忙跟了上去。

伯颜在亲兵的护卫下出了大营,来到不远处眺望临安,城头上不知什么时间竖起了一根旗杆,旗杆上挂着一颗人头,不是夏贵长满横肉的头颅还是谁?

旁边还有一根旗杆,上面挂着一块绸缎,上面写着斗大的字:“逆贼夏贵授首!若有为逆者,视此!”笔力遒劲,腾跃欲飞,是极上乘的书法之作。

要是在平时,伯颜肯定会以行家的眼光点评一番,现在的他哪里还有那份闲情雅致,只觉那些字是飞舞的魔爪,正向他抓来。

“我们派了三百最英勇的勇士去保护夏贵,难道他们都是饭桶?”阿剌罕忍不住骂起来。

亲兵队长脸一黯道:“他们都死了。”

“死了,怎么死的?”伯颜郁闷到极点,几乎是吼出来的。

亲兵队长有点害怕伯颜的威严,道:“死因不明。我们的人发现他们时,他们给人吊在苏州的路边,身上不是有三角形的伤口,就是有一大团烂肉,好象是给野兽撕咬过似的。我们的人检查之后发现,烂肉里面还有不少铁砂。”南宋时期还没有火铳,亲兵队长也是说不明白。

伯颜当然不会知道火铳已经给李隽生产出来了,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略一沉思道:“甘守仁他们有危险,要多派人保护他们。”

“回丞相,甘守仁,侯世富他们一共二十三个重要人物全部给暗杀了。”亲兵队长补充说:“我们的人发现他们时,也是给人吊在大路边,还有还有……”惊惧地住口不言。

伯颜冷冷地道:“说。”

亲兵队长感觉到这一个说字是从幽冥地狱发出来的,道:“和尸体挂在一起的还有《惩汉奸书》。”忙双手奉上。

伯颜接过一看,全是数落甘守仁、侯世富他们的罪过,痛斥他们出卖宋朝,背叛种族,甘为异族鹰犬,人人可得而诛之。最后还警告那些有心为逆的人,朝庭绝不手软,严惩不怠。

伯颜看完,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把《惩汉奸书》撕得粉碎,转身回营。在这一刻,历来足智多谋的伯颜感到手足无措,好象给一张无形的大网网住了一般。

严惩汉奸,李隽是说到做到,许光汉的特种部队特别活跃,对那些汉奸实施暗杀伏击,除之而甘心。同时,柳河子也放出狠话来,对汉奸要赶尽杀绝,绝不手软。他也是那么做的,给他干掉的汉奸的下场最惨,把皮扒了,用草塞实了,挂起来示众。至于他们的家人,肯定是给他杀得精光。在柳河子的心目中,诛灭九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汉奸的家人自是不会手软。

在许光汉和柳河子的联手打击下,曾经一度高涨的出卖之风得到遏止,那些有心当汉奸的人再也不敢有这想法。

伯颜是一个不认输的人,千方百计阻止许光汉他们的暗杀行动,无奈特种部队的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组织严密,可谓滴水不漏,终是不能成功。

第098章 援军到来

方茂站在船头上,直直地看着远处的地平线。几个月了,终于再次见到他出发的地方,广州,忍不住一阵阵激动,道:“快来看,快来看,广州到了。”

水手们跑到船头,望着越来越清晰的广州,忍不住欢呼起来。在这一刻,他们真正地体会到了游子归故乡的喜悦。

也不知道是哪个水手的眼睛好使,看见码头上一片忙碌景象,尖叫起来道:“看,看,快看,好多的船。”

方茂寻声望去,只见不计其数的装御工忙着把货物搬上船。船只一艘接一艘驶进码头,装好货物后又匆匆离去,船只进进出出,川流不息,从远处看密密麻麻都是船只,一片桅林。广州码头虽然忙碌,也还没有到现在这种情景,方茂不由得有些懵了,喃喃自问道:“怎么这么忙碌?”这个问题,谁也没法回答。

就在方茂弄不明白的时候,船停在码头上,方茂跳了下去,拉住一个装御工,问道:“兄弟,怎么这么忙?你们装的是什么东西?”

装御工还没有回答,只听一声佛号响起,道:“阿弥陀佛,方大人别来无恙?”

方茂不用看人,听声音就知道这是谁,正是明霞大师,抱拳一礼道:“大师安好?方某有礼了。”

明霞大师合十为礼,道:“方大人归来,可喜可贺。怎么不见苏大人?”

“有劳大师挂念。苏大人远行了,他去了大食。”方茂问道:“大人回来多久了?”

“刚到一会儿。和大人一样,见了这里的忙碌景象,不明所以。”明霞大师问道:“方大人的收成如何?”明霞大师掉进世俗这个大染缸里,沾上了世俗之气,一见面就打听起利益,有点铜臭哦。

“红利三十万两,采办的货物出手的话,又有二十万两红利,一共就五十来万两。”方茂和明霞大师并肩而行,问道:“大师的收益定是很不错。”

明霞大师摇手,道:“方大人高看贫僧了。现银加上采办的货物,也就多个十来万两。”

方茂有点不解地道:“大师的路途近些,为何今日才回来?”

明霞大师笑道:“贫僧和几个道友谈了几天佛,担搁了些时间,让方大人见笑了。”

当此国难时期,应该以国事为重,尽早返回,明霞大师居然跑去和和尚说法,太也不把国事放在心上,方茂心里有点看法,明霞大师仿佛看透了他的心事,道:“据几个道友告诉贫僧,大马士革的钢刀用的是印度的铁矿砂。没有印度的铁矿砂,大马士革刀就次了些。据说,伊利汗国的采购量在增大。”看了一眼方茂,见他有些迷糊,解释道:“伊利汗国就是蒙古人在大马士革建立的一个汗国。”

(按:大马士革刀是用印度铁矿砂制造的,后因技术的失传,大马士革刀也就成了绝响。到了2002年,一个美国人用印度铁矿砂重新仿制成功。)

方茂恍然大悟,原来明霞大师去刺探军情了,很是感动道:“大师急于国难,方某佩服。大师的意思是说鞑子在那边有新的动向,应该汇报给皇上。”

“正是。”明霞大师点头。

“大师,方大人,别来无恙。”陈宜中带着几个随从大步而来,向两人抱拳施礼。

方茂把陈宜中打量一番,数月不见,陈宜中大有返老还童之势,年轻清矍了许多,精气神和当初分别时大不一样,大概是因为心态好吃饭蛮香,身体自然就好了,道:“下官见过丞相。”

明霞大师口喧佛号,道:“阿弥陀佛,贫僧见过丞相。”

陈宜中忙阻止,道:“大师,方大人,免了,免了。二位同期而归,实是可喜可贺。二位的收益如何?”

明霞大师笑言:“贫僧就六十来万两银子,方大人五十来万两。呵呵,贫僧世外之人,居然谈银子,俗了,俗了。”

陈宜中笑道:“大师言重了。大师心系国难,这才是真正的佛心。二位的收获不错嘛,要是象二位这样,只要三趟就相当于朝庭一年的税收收入。”

他们大谈银子,为收益一百万两银子高兴。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次出海最大的一笔银子还没有回来,银子之多真可以说得到一座金山,一百万两只能算小数目了。

方茂不解地问道:“丞相,这里怎么忙成这样了?”

陈宜中指着忙碌的码头道:“这些都是给朝庭准备的补给,运往临安的。”

一听到临安二字,方茂一下子急切起来,道:“丞相,临安现在怎么样了?”他所问也是明霞大师心中所想,看着陈宜中等他给出答案。

“好也好,坏也坏。”陈宜中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让方茂和明霞大师不明所以。陈宜中看了二人一眼,笑道:“从好的方面来说,临安不仅没有陷落,还打了几个大胜仗,歼灭了十二三万鞑子。”

“好哇!”方茂兴奋叫起来。明霞大师也是高兴,只不过他表现得比较含蓄,点头微笑。

陈宜中接着道:“从坏的方面来说,冬天到了,饥饿、寒冷将给临安带来巨大的考验。我们这批物资,还有陆秀夫在福州准备的物资都要运往临安,解临安的燃眉之急。”

明霞大师和方茂方始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明霞大师喧了一声佛号,问道:“临安被围,就是我们把物资运到临安附近也进不了城,请问丞相,是不是有什么锦囊妙计?”

陈宜中谦道:“大师言重了,哪里是什么锦囊妙计。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是反过来,大军先动,粮草随行,赵将军率领军队已经先期出发了。”对方茂道:“现在船只紧张,把货物赶快御了,装上货物,赶快北上吧。救兵如救火,你就再辛苦辛苦,不要休息了。”

方茂欣然领命,道:“好咧。”

福州码头上,陆秀夫为赵良淳送行,道:“赵将军,见到皇上,请代陆某转奏。”

赵良淳一身戎装,道:“陆大人请放心,赵某自当如实汇报给皇上。”指着忙碌的码头道:“陆大人勤于国事,宵衣旰食,征募训练了这么多军队,准备了如山一般的物资,实是大功一件,皇上知道了一定高兴。”福州码头和广州码头差不多,都是船来船往,穿流如梭。

“赵将军过奖了。”陆秀夫谦道:“陆某只不过是尽一个臣子的本份而已,不敢言功。赵将军此行有关国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