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年羹尧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年羹尧之子-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位正是出自郭大人府上?!”

年富淡笑不答,皇甫渊知道此事深浅,纵然好奇却也不得不就此打住,随即扭头望向身旁陈佑铭,二人眼神交替,似是下了一个关乎性命的决定。皇甫渊朝着年富抱拳施礼,“学生这里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年富蹙眉,“怕是一件顶破天的大事吧?”

皇甫渊一愣,“大人如何知晓?”年富淡笑,“以二位之大才,若非顶破天的大事,又岂会如此惶恐?”皇甫渊与陈佑铭二人面露羞愧,对于年富的心胸及敏思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皇甫渊道,“大人还记得在江宁府游园诗会上遇见的那位尖瘦青年吗?”年富略一沉吟,随即点头,“略有印象。”皇甫渊道,“此人姓杨,字青峰,与学生乃同窗同乡。家境殷实,世代为官。今日在状元楼内巧遇,他乡遇故知,不免多喝了几杯,那杨青峰不胜酒力。老板热心,开了房间予我等三人留宿。”

皇甫渊脸色渐白,稍作停顿,一旁陈佑铭接着往下说道,“学生与承德将喝得酩酊烂醉的杨青峰扶进客房休息,谁知醉酒的杨青峰神秘兮兮告诉我等他有——”陈佑铭吞咽口水,脸色刷白,声音略带颤抖道,“他有今年秋闱大比的策论试题!”

年富悚然而惊,豁然坐直身体,目光如刀逼近二人。二人顿时像是被人扼住了咽喉,一时间竟然忘记呼吸。就在二人额头隐隐冒出冷汗之际,年富恢复慵懒温和的神态,“许是酒后狂言,也未可知。”皇甫渊摇头,“起初学生与肃然兄也是这般理解,并未当真。岂知那杨青峰动了意气,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

见二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年富神情巍凛,压低身形道,“此事干系重大,当不得儿戏!”年富话音刚落,陈佑铭与皇甫渊二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陈佑铭指天盟誓,“学生与承德兄二人今日若有半句谎言,终身不得入仕!”

此毒誓不可谓不毒。年富忙将二人从地上扶起,幽幽叹息,“秋闱大比,与国取士,乃国家稳固之根本。尤记得康熙四十九年那场举世震惊的科场舞弊案,上至简拔考官一十九人,下至贿赂考生及三代期服亲族,整整五百多条性命被斩杀于南门菜市口,至今想来仍然满目血污,残不忍睹!”皇甫渊沉声道,“正因为事关重大,学生二人不敢声张,将纸条放归原处后便匆匆离开了。刚出瑞祥门不久,便撞见了大人。”

年富长长的嘘了口气,缓缓掖进软塌之中闭目沉思。陈佑铭与皇甫渊二人大气不敢出,目光一眨不眨注视着眼前美如冠玉、举止幽雅的男子身上。过了许久,久到二人以为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定然早已出了京畿重地。

突然年富幽幽睁开双目,灿若星辰的眼眸深处是令人瞧不真切的黑暗旋涡,“若是确有其事,二位打算如何?”皇甫渊与陈佑铭二人眼神交替,随即一口同声,且掷地有声道,“为天下苦读学子,誓死讨回公道!”年富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赞赏的笑意,受到激励的二人心潮澎湃,仿佛这一刻为着“伸张正义”去死,也当死得其所。不知何时马车停了下来,年富撩起长袍跳下马车,映入眼帘的是一汪碧波荡漾的湖水,湖水之畔陋室净雅,陋室周围芦草波澜。此时月华如银,倾泻而出,为这一处世外桃源增添几许朦胧仙韵。

陈佑铭感叹,“来到京城月余,却不知还有这么一处人间仙境。”仿佛只要呆在这里便能洗去铅华浮躁,涤荡灵魂污浊。

年富负手立于湖岸之上,目光流连于通往陋室的水榭亭阁。深作呼吸,风中带着那股熟悉的熏香,令年富心神平静。在他身后,三人眼中的年富长身玉立,卓尔不群。一身素袍随风飘逸,腰间系挂的圆月佩玉与这湖中倒影相互辉映,似乎他便是此间的主人,也只有如此气度风韵的人才配享受此间的淡泊纯净。良久,从回忆中挣脱出来的年富淡淡道,“此地开阔,除了我等四人,再无旁人。”

年富转过身望向陈佑铭与皇甫渊二人,“还记得那张纸条上记录的策论试题吗?”陈佑铭沉眉低声道,“皆雅言也叶公。”年季乍闻论题,反复咀嚼,不禁蹙眉,“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策论试题?”年富淡笑,“说出这话的,一听便知从未参加过与国选才的乡试、会试、更别提殿试。”

年季不屑瘪嘴,“好似某人参加过乡试、会试、殿试!”年富摇头,不以为忤,“这是一道截搭题。”见陈佑铭与皇甫渊二人齐齐点头,年富继续说道,“八股策论规则分六步,破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规范,此题若让年季兄来答,这第一步破题便难以下笔。”

年季虽不服,却也不可奈何,于是躬身施礼,“愿闻其详!”年富道,“顺治初年,江南学政明丘俊曾著‘大学衍义补’一书,书中记载,‘近年出题,往往强截句读,破碎经义,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此为截搭。’而此截搭题又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

年季不等年富把话说完,连连摆手求饶,“能简单点,就此题破一下吗?”年富淡笑,“此题是一道典型的隔章搭,前半句‘皆雅言也’出自‘论语’‘述而’第十五章。原文是‘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至于后半句‘叶公’出自同篇第十六章,原文是‘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陈佑铭与皇甫渊二人目光闪烁,顶礼膜拜望向年富,年富则道,“‘述而’是‘论语’篇中孔子廉己诲人之词,多被历代秋试引用,所以此题说开来,便不是特别的难以理解。”对于年富的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年季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年富走上前拍了拍陈佑铭与皇甫渊二人的肩膀,灿然一笑,“回去之后泡了热水澡,此事在你们这里算了(liao)了。”陈佑铭与皇甫渊二人齐齐一愣,随即急道,“大人,我等愿意——”年富摇头,“愿意什么?出庭作证?殿前指正?万一这并非今年秋闱试题,又或者它就是,不论结果如何,你二人不仅赔上前程,恐怕身家性命亦不保!”

陈佑铭视死不惧道,“我们不怕——”年富大声斥责,“可是本官怕!”见陈佑铭紧咬着下唇,神情倔强,年富叹息一声,语重心长,“浙江士子绝不容许出错,否则再难有入仕之路。不能因你二人意气用事,而致使浙江数万士子从此再无出头之日!”陈佑铭还想再辩,一旁皇甫渊上前阻拦,“年大人说的是,你我二人此次秋闱大比非是为了个人荣耀,家族兴衰,而是代表浙江数万士子,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作者有话要说:(~o~)~zz

 第七十三



安顿好陈佑铭与皇甫渊二人;只待天亮回城。年季载着年富回到府上时已过寅时;距离天亮不过一两个时辰。竹韵斋的书房内;年富静坐良久;年季摇摇晃晃站起身,推开窗棂,见东方起白,晨曦微茫;带着些许醉意酣然道;“那位格僧将军出现在瑞祥门总觉得巧合了一点。”

年富提笔沾墨,仔细晕染开,挑去长短不一的鬃须,淡淡道;“你以为他们设了一个圈,就等着我往下跳?”年季咂嘴,“也不无可能!”年富摇头,“我倒是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年季不解,转身望向静坐书案之侧的年富,“何以见得?”年富笔走龙蛇,一首七言绝句跃然纸上,放下笔墨,犹自欣赏道,“格僧不会答应。”年季蹙眉,走近书案前,“一个野心勃勃之人,为了利益可以不折手段!”年富点头,“他的心的确够野,至少他想恢复奉恩镇国公在世时的荣耀。只是有一点,你不清楚。”

觉察到年富嘴角讥讪的笑意,年季细细思索,“看来皇甫渊那小子是猜对了。”年富面露欣赏,“这二人的确出类拔萃,乃今次秋闱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年季不怀好意的挪揄道,“所以你动了惜才之心。”

见年富但笑不语,年季道,“若如你猜测的这般,郭怀远以族亲女子献于奉恩镇国公罗林,而这位突然冒出来的九门提督副都统格僧该是那位女子所出。”年富赞叹点头,“若论学识渊博,过目不忘,年季兄的确不如在下。可要论抽丝剥茧,洞若观火,这世间恐怕无出其右者。”得到年富一句中肯的评价,年季心满意足。

然而年季却不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于是接着年富的话又添了一句,“当然,是除了你那位大舅子张文庄。”年富哑然失笑,只听年季继续说道,“如此这般,以格僧的成长经历来看,寄人篱下,身份庶出,家道没落,故而养成他急于成就一番事业的急迫。而造成这一切结果的,便是那位受世人爱戴,贤明远播天下的郭怀远大人。只是有一点,我始终想不明白。”

年富怡然自得的从书案之上拿起新写好的手稿,凑近跟前吹干墨迹,“你有这样的疑问,说明你还不了解郭怀英其人。”年季一愣,“九门提督郭怀英?”年富点头,“正是此人。”年季就着年富下首找了处软榻坐了下去,“愿闻其详!”

年富目露钦佩,“郭怀英与郭怀远乃一母同胞之兄弟,然则其父早亡,长兄如父,所以兄弟二人感情敦厚。郭怀英从小勇武无比,十六岁参军,十八岁自请加入黑水军,二十八岁因战功赫赫,被赐封轻车都尉,享世袭罔替制,三十二岁升任九门提督,为皇上看护内廷门户,可见隆宠不衰。然而——”

年富斟茶倒水,轻抿一口,方才继续往下说道,“然而就在升任九门提督的第二年,郭怀英便搬出了郭府另立门户,走时什么也没带,只带了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格僧。”年季了然点头,“如此看来格僧不会真的帮郭怀远,但是看在郭怀英的面子上敷衍一二还是有的。如此这般解释,格僧出现在状元楼门前倒是可以合情合理。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个合情合理成立,那秋闱试题泄露一事,我也就不得不信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