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尊重爱护。这让她很快就心动了。
可是他呢。以前两人水火不容。为何几年不见。他就对她突然这般亲切了。而且。亲切得好像理所当然似的。她想问问他。他娶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这个问题搁在唇边。她又终究问不出口。
*********************
所以的狭路相逢说的应该就是现在了。晏府的车队停在了天善寺的大门口。心蕊撩开车帘往外一看。恰好就看到对面的马车上也正下来一个让她格外熟悉的人。她眸光一顿。这个华珊郡主。是阴魂不散。还是当真与她这么有缘。
心蕊下了马车。规矩的到车队的最前面。与唐氏、申氏一起迎接长公主与葮君下车……
第二辆车上坐的是董姨娘。第三辆是赵姨娘。原姨娘因为要照顾环君。因此倒是没跟来。而纤君与玉君就坐在第四辆里。大家纷纷下车。早已在府门口静候多時的方姨娘这就迎了过来。笑呵呵的说:。我算着三少夫人也是这两天该回来了。倒是也好赶上今日的時辰。方丈禅师今日亲自开堂讲禅。我可是特地给大伙儿留了好位子。。
心蕊挑了挑眉。听说方姨娘素来信佛。几乎到了迷信的地步。今日一见果然不假。她回府三天都没遇到方姨娘。就是因为赶上了她每年到天善寺中小住几日的時候。
董姨娘面上没有太多的兴奋。她睨了一眼一身素雅的长公主。眸光一转。恰好看到远处正过来的华珊一行人。脸上当即露出亲和的笑意:。珊儿今日也过来了。倒是好巧。。
华珊乖乖的上前给董姨娘行了个礼。笑呵呵就说:。可不是吗。这方丈禅师亲自授课讲禅。我是陪着蝶妃娘娘一块儿来的。。
董姨娘脸上笑意登時加剧:。蝶妃娘娘也来了。快带我去亲自迎她。。
华珊笑了一下。伸手拦住董姨娘。嗔道:。姑姑与蝶妃娘娘又不是外人。还要什么迎不迎的。一会儿进去不就能看到了。这会儿慌张什么。。说完。华珊又若有似无的看了长公主一眼。问道:。不过我知道国公夫人向来同皇后娘娘与蝶妃娘娘有些姑嫂间的小问题。不巧今日狭路相逢。一会儿只怕还得见面。不知国公夫人觉得不觉着拘谨。。
董姨娘抿着唇。脸上表情愉悦。却故意说:。太太与皇上到底不是一个母亲生的。只怕就是有些隔阂。那隔阂也不大吧。要不太太现在就与我一同过去给蝶妃娘娘请个安。免得一会儿尴尬。。
方姨娘见缝就钻的捂嘴一笑:。哎呀。我倒是忘了。国公夫人虽是昔日的长公主。却到底是庶出的……唔。看我这张嘴。胡说八道什么。不过啊。倒是也难怪。若非国公夫人的身份在前头摆着。咱们三少夫人也是不该进晏家的门的不是。。
心蕊微微挑眉。火这么快就烧到她这儿了。
站在长公主身边的葮君一听。面上一板。就道:。嫡出的又怎么样。也得看看嫁的人是谁。董姨娘是嫡出的董家千金。如今生出的兄弟姐们。不也都是庶出的。。
。葮君倒是好口齿……。董姨娘面上一寒。就准备发难……
心蕊却倏地噗嗤一声。打破中间的硝烟。堆着笑脸。故意乐呵呵的说:。葮君妹子说话可真是直爽。不过可别惹来董姨娘的不高兴呢。只是董姨娘大度宽容是出了名的。定然也不会与葮君一个小女孩计较。。
ps:久等了。今日六千字。完毕。额。弱弱的问一句。话说阿画明天有点事。想请假一天。不知道亲们同不同意呢。如、如果不同意就算了。我就是问问~~~
融洽(算30号的)
这话一出。董姨娘就是万般心头不快。也终究撒不出半点火来了。她转眸瞪了心蕊一眼。冷哼一声:。看来三少夫人。才是最直爽的那个。。
心蕊微微一笑。面上露出点绯红:。多谢董姨娘赞赏。。
。 旁边的长公主美眸一晃。已率先往寺内走去。她没兴趣在寺庙门口与这些无聊的人闹成一团。这是金隽第一大寺天善寺。今日更是方丈禅师难得的公开讲禅之期。来来往往的都是城中名媛。让人白看笑话的事。她这个越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可是断然不能做的。
。心蕊与赵姨娘都看懂了长公主的心意。赵姨娘走在前头。心蕊转而牵着葮君的手也紧随其后。临走時。华珊伸脚想绊她。却被她。很不小心。的反踩了一脚。看着华珊那瞬间青绿的脸。心蕊心底说不出的舒快。
方。姨娘一双精明的眼珠子转了两圈。便蹭到董姨娘身边小声嘀咕:。姐姐放心。这会儿她们吃不了亏。一会儿进寺了可多的是吃亏的机会。。
华珊听她。们开始讨论敏感问题了。她便很识趣的转身朝蝶妃娘娘那边去了。她不是怕被这些事沾染。可顾忌到晏天皓。她总不能公然与长公主闹太大。当然。除非是针对袁心蕊。那她才会很有兴趣。
看华珊离开了。。董姨娘微微晃动眸影。淡淡的问:。你安排了什么。。
方姨娘。呵呵一笑:。这进寺庙还能有什么。脱不了的就是求神问卜的事了。一会儿您就等着看吧。三天前您受得苦头。妹妹我一定帮你讨回来。。
董姨。娘漂亮的眼睛顿時弯成了月牙状。纤君、玉君见了。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唯独唐氏与申氏互觑一眼。心中有些小小的悲哀。
。 方姨娘正巧偏头。看到自己的媳妇申氏一脸不忍。她眸子一眯。开口就斥:。怎么了。看你的表情。似乎很不同意。。
申氏本就胆子小。被婆婆这么一震。当即说不出话来。一张小脸登時变得惨白。
旁边的唐氏见状。忙笑得讨好着说:。方姨娘多虑了。杏薇就是小家子气。可是不敢忤逆姨娘您的。杏薇。你说是不是。。
申氏抿了抿唇。连忙应承:。是。婆婆。媳妇哪敢有什么异议。。
方姨娘这才狠狠的剜了她一眼。越发觉得这个媳妇胆小如鼠得让人厌恶。真不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选中了这个媳妇。一点也帮不上自己的忙。
董姨娘心里这刻满满都想着即将开始报复。她心头愉快。说的话也带着宽容:。好了。先进去吧。杏薇也不是不懂事的人。你也不要总骂她。。
唐氏心头猛然一冷。董姨娘还好意思劝别人不要对媳妇太凶。她对自己可不就是凶神恶煞的吗。自己只要做错了一点。免不了的就是一顿毒骂。就会在人多的地方装贤德。唐氏心头郁卒。又悔恨起自己怎么会嫁到这样的一个家庭里来。自己的前途明明很宽广的。若不是董家施压。她也不用沦落到这步受苦的田地。想着。心里又是一阵不服气。
后头的人也断断续续进了寺内。今日公开讲禅。殿外自然有大量的小沙弥帮着领客人。伺候客人。心蕊她们一行人被带入了一间叫。瓷桦殿。的偏殿。里头早已坐了些人。见长公主进来。大家也都没什么反应。只有一两个零星的。面上带着些虚假笑意。随意客套一句:。国公夫人好。。
心蕊看了这满堂的妇人们一圈。最后她眸光一闪。盯着右边中央的那个身穿浅绿色缠枝褂衫的女子。勾唇一笑。
对方也看到了心蕊。笑着就迎出来:。五妹。好久不见了。。
长公主微微侧目。看了眼前一身高贵娉婷的女子一眼。脑中思索了一阵。便想了起来:。是长孙家的少奶奶吧。心蕊的二姐。。
袁青洁淡若一笑。脸上温柔娴雅:。难为国公夫人还记得我。今日我是陪着祖母一同来的。。说着。她就微微侧身。将众人的视线引到她身边位置的长孙家太侯夫人身上。
虽说现在长孙家已经逐渐落魄。但太侯夫人终究是长辈。长公主倒是温和的朝太侯夫人招呼了一声:。老夫人身子可好。几年不见。倒是清减了。。
太侯夫人赞许的看了自己的孙媳妇一眼。这才回首和煦的朝长公主点了点头。乐呵呵的说:。难为国公夫人还记得老身。国公夫人近些年倒是也清减了些。比这你当年未嫁之前到我长孙府中做客的時候。可是沉着多了……。
几十年来。能一样吗。众人听着这些寒暄只觉得无聊。一个是昔日公主。如今的当朝一等公家的嫡夫人。另一个是世袭侯爷家的太候夫人。按理说这两人的身份都该是高不可攀。让人忍不住巴结讨好的。可偏偏这两人都是纸老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
先说长公主。谁不知道越国公府名义上她是当家。实际上却是处处受那董姨娘的钳制。就算有人要巴结。还不如直接去巴结董姨娘。比较有成效。再说这长孙侯府。没落这么久。如今长孙家的男子。任的可只是些闲杂职务。领的也只是朝中普通官员俸禄。守着一个世袭下来的硕大侯府。只怕每个月还会支不付出吧……
这样两个人。有什么值得她们浪费口水开口结交的。因此大家到是都像约好了似的。齐齐都不出声了。干巴巴的场面下。太侯夫人不好意思了。她开了很多话头。却都没人来接。一个人自说自话着实太尴尬了。
袁青洁有些恼怒。虽说长孙侯府不如以前。可她自从嫁过来到现在。祖母待自己是极好的。这会儿看着祖母讪然。她想开口解围。却也不知道说什么。这金隽的贵族。可与渝州的不一样。这眼前这些人里。随随便便都能找到一两个一品官员的家眷。大家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聊开的。
心蕊见二姐忧心。又侧头看向一脸无奈的长公主与赵姨娘。她微微一笑。飘若清淡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太侯夫人。您德高望重。心蕊有个问题想问问您。。
太侯夫人微微一愣。到底是老谋深算的人。仅吃惊了一瞬。便堆出笑脸。道:。三少夫人是何问题。。
心蕊仰头看了看这瓷桦殿上天的交错无综的横梁。疑惑的问:。素知天善寺乃金隽第一大寺。不知可与别的寺庙。有什么不同呢。。
她这狭隘的问题一问出。所有的人目光登時就朝她齐刷刷的投来。不等太侯夫人回答。一位一身珠贵的女人便率先开口:。晏三少夫人连天善寺都不知道。天善寺之所以崇高。不仅因为寺中主持德高望重。禅法精深。传闻这也是太祖皇帝晚年出家的地所。因此久而久之。天善寺也就成了皇家的专属家寺了。自然地位就不同凡响。。
心蕊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今日方丈授禅。只怕是难能可贵的机会了。。
太侯夫人一张老脸登時闪着兴奋的光芒:。岂止是难能可贵。简直是十年难遇一次的盛会。方丈禅师素来只进宫讲禅。从不对外公开。老身这一把年纪。这也是才遇到第二次而已。上次还是十年之前了。可那次老身身子不适。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