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深宫水深,谁的人,好像都有啊!
110逍遥自在
直到来至容府大门外;容清韵心里还有些别扭——也不知这戏法是怎么变得?自己兄弟容文翰做上丞相的位子;自然是理所应当的,可那个侄女儿;自己可是领教过了;德容言功,也就酷似阿弟的一张脸还说得过去;至于其余几条;自己可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可皇帝偏就下了一道圣旨;说什么“容氏女霁云德容言功;无不上佳,不愧出身世家名门;堪称闺秀典范”。听说这道圣旨一下,一向高傲的不得了的谢家小姐,好险没给气晕过去——
这之前,京城中一般默认谢玉才是名门闺秀的楷模,没想到却被皇帝把头上的光环夺了去,硬生生套到容家人头上。
说心里不高兴那是假的,可高兴之余,容清韵又有些惴惴不安,寻思着怎么也要名副其实才好,可别侄女儿一出场,没成典范呢,倒贻笑大方。
那时节,丢的可不只是这丫头自己的脸面,便是整个容家,都要为之蒙羞了。
本想把这些话说给阿弟听,凭他现在的身份,找个好的嬷嬷,教养霁云,自然不在话下,可再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己就没见过像阿弟那般宠女儿的,真真是疼到心窝里了!要是让他去教,侄女儿说不定更无法无天。
想来想去,只有自己出马了。
正好,自己公公刚升了礼部尚书,便央了夫君,去公公处好说歹说,托了宫里的门路,找了大楚皇宫中最严厉的郑嬷嬷——那位老嬷嬷手下,可是教导过好几位公主!
这不一大早,容清韵和婆婆打了个招呼,就带了郑嬷嬷往容府而来。
刚进府门,便有仆妇迎上来,有人上前扶住容清韵和郑嬷嬷,有人则急急的往后跑,说是要去禀报小姐。
“回来。”容清韵道,慢声吩咐,“不是什么外人,我自去寻侄女儿。”
那仆妇爽快的应了,小心的跟在众人身后。
一路上,只见庭院一尘不染,竹林漠漠生烟,园中百花齐放,枝头鸟儿宛转……
那些下人见有人来了,也并不惊慌躲避,或上前见礼,或垂手侍立,一派秩序井然。
一路走来,容清韵心里讶异之余,不觉得意,自己阿弟就是不一般,不止上战场打仗厉害,就是管家也很有一套呢。这之前溪娘管家时,容家也是一派和气,可总觉得少了些规矩,让人看着心里不舒服。
这次再来,却是明显不一样了,里里外外一派井然有序,大家各司其职,做事有条不紊,便是最规矩的世家,也不过如此吧?
便是旁边的郑嬷嬷也不觉点了点头,心里暗道,果然不愧百年世家,容家可算是自己去的世家门第中最有贵族风范的了。心里甚至对容家小姐也有了丝好感,这样顶级的世家,又怎会教出不懂事的孩儿?那容小姐,多半也是好的,不然,怎么皇上都会下旨表彰?
“就苦了我那阿弟了。”容清韵对身边的郑嬷嬷感慨道,“又当爹又当妈,外有政事缠身,回到家还要处理府里的内务……”
旁边跟着伺候的仆妇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却是抿了抿嘴角,没说话。
容清韵瞟了一眼那仆妇:
“你笑什么,我说的不对吗?”
那仆妇吓了一跳,忙跪下:
“姑奶奶恕罪,奴婢不敢说姑奶奶不对。”
“不敢?”容清韵皱了下眉头,“我倒要听听,何为不敢?放心,你只管说,我不怪你就是。”
那仆妇这才松了口气,又磕了个头,方道:
“奴婢启禀姑奶奶得知,咱们这府里啊,一直都是小姐打理的,公爷只管回家吃好喝好睡好就成——啊呀,奴婢该打,这后一句是咱们小姐说的——”
当时小姐说完这一句话,公爷开心的笑了半晌才停住呢。
“小姐?”容清韵一愣,“你说,是霁云?”
转而又有些不以为然:
“是不是你们表小姐让你这么说的?”
心里已是认定了,若不是阿弟的手笔,那定然是溪娘的功劳了。想着从前阿弟不在家,溪娘管着时就有些力不从心,现在阿弟回来了,对下人约束着些,这府里,自然就规矩了。
“怎么会!”那仆妇却是为霁云叫起了屈,“表小姐身子骨弱,这段时间一直在后面养病,根本就没出来过。府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小姐一个人看着呢,您要不信的话,可以问其他人。咱们小姐,真是顶能干的!”
其他仆妇丫鬟也纷纷点头附和。便是原来伺候过自己的张妈也连连说府里的事就是小姐一人再操劳。
容清韵一下站住脚,彻底呆住了,其他人也罢了,张妈伺候了自己那么久,最是忠心不过,决计不敢骗自己的,既是张妈都这样说,那就定然是真的了。
只是这事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霁云才多大,满打满算,也不到十二啊,怎么就能管好这么大一个容府?
别说是她,就是交给自己,怕也不可能管的比这再好了!
难道真的是自己,看错了这个侄女儿?
转过一个回廊,迎面便看见一个亭子,一个身着鹅黄衫子的纤秀少女正背对着众人挥毫泼墨,远处亭台楼阁,近处碧水潺潺,又有鲜花摇曳翠竹披拂,配上少女行云流水的动作,当真是如诗如画。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少女放下手中的笔,转过身来,不是霁云又是哪个?
霁云也看到了容清韵,愣了一下,忙快步接了出来:
“姑母——”
又紧着对一旁的仆妇道:
“怎么姑母来了,也不赶紧的来说一声?我也好去府门外迎接。”
那些仆妇顿时诺诺。
“倒不是她们的错。”容清韵忙道,“是我不许她们说的。”又一指旁边的郑嬷嬷,“这是宫里的郑嬷嬷,你快过来拜见。”
霁云忙听话的行了一礼:
“郑嬷嬷,云儿有礼了,方才不知道是嬷嬷,若有失礼之处,还请嬷嬷原谅才是。”
郑嬷嬷瞧着霁云虽然年龄尚小,但说话有条有理,举止稳重大方,便是行起礼来也是有模有样,点了点头:
“是老身贸然登门,打扰了小姐才是。”
“嬷嬷说哪里话。”霁云忙摇头,脸上露出一抹纯真的笑容,“云儿有句话,不知该问不该问?”
“小姐请讲——”郑嬷嬷点头。
“前些日子,我家祖母同我说起在宫中的事,说是有一个好姐妹,姓氏和嬷嬷一般,不知嬷嬷可认识?”霁云一本正经道。
郑嬷嬷绷着的脸倏忽露出一丝笑容:
“晴儿倒还记得我?那感情好。”
“您就是郑奶奶吗?”霁云一把抱住郑嬷嬷的胳膊,神情惊喜中又有些心虚,祖母的办法不知可中用?不过这样做,是不是有投机取巧的嫌疑——自己倒是不怕嬷嬷如何折腾自己,只是祖母唯恐嬷嬷会掬着自己,才严令自己一见到嬷嬷,一定要马上打出这张亲情牌——
要是郑嬷嬷知道,自己当年的好姐妹也会算计她,不知道会不会生气啊?
“郑嬷嬷,祖母昨儿个还念叨您呢,说什么时候能再和您一道喝菊花茶吃芙蓉糕就好了。“
郑嬷嬷一辈子未婚,年纪又大了,便很少再和霁云这般小的孩子接触了,现在乍然有这么个香香软软的小姑娘这么亲密的偎依在自己身边,心里顿时暖洋洋的,又听霁云说起当年往事,心里愈加感动:
“好孩子,待会儿,嬷嬷先给你授课,然后再去找你祖母叙旧。”
啊?霁云愣了下,咧了咧嘴,闹了半天,自己的亲情牌是白打了?还得先挨训?!一抬头正瞥见容清韵幸灾乐祸的笑容,霁云有些难为情,却又极快的冲着容清韵做了个鬼脸儿。
容清韵真是哭笑不得,刚才还说自己侄女儿治家有方,真是少年老成呢,这会儿就原形毕露了。
心里却又对霁云和继母的深厚感情羡慕不已——
方才的话,自己一听就明白,铁定是继母教的,只是也就奇怪了,继母怎么知道,自己会请了郑嬷嬷来?而且好像,从霁云回来,继母身体竟然大好了,也很少再犯糊涂了。
到了主院儿,容清韵自去见太夫人,霁云则乖乖的跟着郑嬷嬷往书房而去。
待得到了门前,霁云忙抢上前一步,扶住郑嬷嬷的胳膊:
“这里门槛有些高呢,嬷嬷小心着些。”
郑嬷嬷愣了下,心里对霁云的好感又多了一层——怪道自己那好姐妹会这么替这小丫头着想,这般兰心蕙质的可人儿,当真招人爱啊。
——以往也教导过其他公侯之家的小姐,那个不是眼高于顶、看自己的神情高高在上?
“坐吧。”郑嬷嬷抽出自己的手,并没有把心里的赞许表现出来。
“是。”霁云应了一声,端端正正的坐好,却又忽然把并着的双腿微微散开了些。
郑嬷嬷嘴角一半的笑意一下敛住,疑惑的皱了下眉头——
明明她方才的坐姿就是极标准的大家闺秀的姿势,却为何要在最后有此败笔?
心里忽然一动,指了指手边的茶杯:
“口渴了吗?喝口水吧。”
“是。”霁云仍是答的柔顺,轻轻捏住茶杯,衣袖举起,微微掩住半张脸,姿态优雅的抿着杯里的茶,却在放杯子时,落音明显重了些。
“丫头,”郑嬷嬷笑笑的瞧着恭恭敬敬垂手而立的霁云,慢吞吞道,“其实,你可以做好的,对不对?”
“啊?”霁云愣了下。
“你方才动作的那些瑕疵,其实都是故意为之,我说的可对?”郑嬷嬷抿了口手边的茶,又是一怔,竟是自己最喜欢的菊花茶呢。
“竟是被您瞧破了吗?”霁云有些懊恼,慌忙揪住容嬷嬷的衣袖摇了摇道,“嬷嬷,您别生气,好不好?我只是,不想您走——”
“啊?”郑嬷嬷一愣。
“您看,您之所以到我们容府来,就是为了教导我。要是我什么都会了,您不是马上又要离开吗?平日里,祖母总是寂寞的紧,您在宫里,有时也会有些不自在吧?要是这么快就走了,祖母一定会难过的。所以——”
踮起脚伏在郑嬷嬷耳朵旁道,“那,嬷嬷,我们做一场戏,装作我什么都不会,然后您每天教导我一会儿,剩下的时间,就和祖母一块儿品茶吃点心好不好?”
“好孩子。”郑嬷嬷的眼睛一下湿润了,伸出苍老的手,在霁云发上不住摩挲着,嘴里喃喃道,“真是好孩子,怨不得公爷和晴儿都那么疼你。哎,晴